-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0年
- 展厅面积:200平米
- 地 区:江苏-南京
尺寸 | 97x30(cm) | 创作年代 | |||
---|---|---|---|---|---|
作品分类 | 国画 | 形制 | 软片 | 技法 | 水墨 |
材质 | 纸本 | 题材 | 山水 | ||
作品标签 | |||||
适用空间 |
作者介绍
1984年 生于广东
2009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山水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张友宪教授,现为泰州书画院专职画家,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笔锋下决出生活
古人云:“画者心印也。”就写意山水画而言,用笔是将这“心印”传达的最直接的途径。正如吕凤子先生所说:“表现某种感情的画,一定要用直接抒写某种感情的线条来构成。”当一个画者在相对熟练的掌握造型与笔墨的基础上,那么其在作画过程中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从而使得“笔所到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做到“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华,如飞如动。”
雷德侯在其《万物》中研究郑板桥所画的竹子时,极其理性的从其作品的构图、模件、笔法等方面综合分析郑的作品,困惑于画家“在不断变化的细节描绘中发挥无穷无尽的创造热情”,以至于他在作品中“绝无两片相同的竹叶”。而我认为,正是由于雷德侯的过度关注技术层面的理性解剖,而忽视了中国画中所讲究的“作者情感”这一基质也是导致其作品能够“以自己独特而无法模仿的形式浸透了每一件单独作品,犹如自然造物的伟大发明。”因为画家每次在作画时的情绪的变化因素的差异,也是影响其作品的关键所在。毛笔宣纸是最敏感的载体,情绪上的一点轻微的波动都会通过毛笔被记录在宣纸上,一笔一墨,一点一厾都包含着画者的性情学养与人生感悟。倪元林的简淡冷逸是由于他自身的孤高绝俗;徐文长的泼墨淋漓出于他的狂傲不羁;黄宾虹的浑厚华滋源于他的深厚学养。当毛笔饱含清水,再蘸一点墨,感悟自然造化之气息。恣意横扫数根线条写出连绵起伏的群山,也写出画者开怀舒畅的快意;信手轻挥一抹淡墨幻成蒸腾而起的清霁,也抒发了画者之轻松愉悦;虬枝上一个苍老的结疤演化为枯笔下的一点顿挫;败叶丛中的一支新芽则化作笔下的一点嫩绿。中国写意画追求笔受腕,腕受心,心随造化而动又通过笔挥写出来,以达到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正如石涛诗曰:“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把卷望江楼,高呼曰子美。一啸水云低,开图幻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