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前行美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1
  • 印象:
    当代 val
    确定
  • 经营时间:
    10年
  • 展厅面积:
    660平米
  • 地  区:
    湖南-长沙-其他
您所在的位置:前行美术馆>画廊动态>正文

邹建平:陋之•简之——我看周陋之

2014-11-26 10:38:58     

前行美术馆 “周陋之——油画艺术展”新展在即。在艺术家周陋之和他的作品首度与公众见面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本次展览策展人,邹建平先生是怎样说的吧。

 

------------------------------------------

 

陋之,简之——我看周陋之

文/邹建平

 

陋之:

 

陋之,全名周陋之。属牛,金牛座。属牛的人命苦,但能吃苦。

 

陋之出生那个年代,正好闯上了全中国人民为了还苏联大哥的账务都勒紧裤带在过苦日子,周的爷爷又是从国军中投诚过来,其娭毑又是大户地主家的千金,这一系列的灰色身份足以将他的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所以,为什么取这个名,父母自有说法。“陋”字为丑,粗劣,不文明;丑陋,粗陋,粗俗。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可感受家境贫寒,生活清苦的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中国家庭的影像。陋之的名字亦就深深地烙上了其父母在那个年代凄厉悲悯的,带有宿命色彩底层烙印。

周陋之,细眯眯的小眼睛,但很有神,一字儿拉开的阔嘴巴,天生曲卷的头发和墨黑墨黑的牙齿。脸上的线条具有几分坚韧,这种气质具有一种雄性和野逸,乍一眼看还以为是藏民……但他确实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

 

30多年前的长沙版图不大,周陋之生活在砚瓦池这块不大的地盘。那个时候砚瓦池是长沙城东北角的城乡部,长沙动物园的老虎和狮子,大象和猴子都圈在砚瓦池的一个山头上,刮一阵风可以闻到动物们撒尿的膻臊味。

 

▲《五月》,68×55cm,2014年

 

80年代初,由于出身不好,陋之很早就下到农村去体验那种贫困的生活。20多岁出头回城后在长沙灯头厂做了一个平民电镀工。不管在农村还是工厂,他的活计都十二分地用心认真。从那个时间段里走出来的人与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已经是很满足的事情。砚瓦池有一个比他年长十几岁的一个邻居大哥,名叫左汉中,他的水粉画色彩明丽,让20岁出头的周陋之感到仰慕敬佩,左老师教他画画,还引荐他去找长沙的文化名流李立先生,在李立先生一纸书信的引导下,他找到了当时住在长沙二里半樟树村的油画家钟以勤先生。

 

钟以勤先生曾戴着“右派”的帽子十多年,苦难的人生赐予他深厚的内涵和沉默的思考。绘画成为他人生中一种对命运与人性进行裸露的努力!一种对生活和时代重压进行抗争的努力!周陋之和钟以勤先生都不善言表,而钟先生的一言一行让他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和信服,他俯首帖耳心甘情愿的言听计从。

 

▲《村边小屋》,62×47cm,2014

 

周陋之上大学了,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油画,这样他的心和钟以勤先生可以联得更近。这是1984年至1987年的事情。在历经各种磨难之后,在通往“天堂”的路灯突然熄灭的之时,钟以勤先生成为陋之世界排泻心毒的清道夫,他以为可以无忧无虑的光着身子睡到自然醒了。

 

但大学毕业后他依然坠入无助的底层世界,他被分配到了长沙市第二十五中学(现长沙大学附中),该中学处在洪山庙一条泥泞的蜿蜒小道深处,每月拮据几十元工资买油画颜料都有问题,当看到年岁已高的父母披星戴月为生活所累,他毅然在90年代初辞去教师之职,协助父亲在砚瓦池修理摩托车,并且一干就是十年!

 

▲《91度》,80×80cm,2014年

 

父亲对机械有一种天资,陋之也是,他亲近机械中发动机、气缸、油门和车行中散发出的汽油味。尽管这与绘画毫无关联!

 

90年代在长沙城,修车去找“长头发周师傅”,成为砚瓦池那条马路上的修车名人, “周记车行”以一流的技术赢得了用户们的信任,那时经过他手的经典摩托车有“雅马哈”400、“本田”250 、400、“老爷车”(即哈雷)、“川骑”400等颇为时尚和经典的车型,车行墙上贴着一张梵高(VanGogh 1853—1890)《星夜》的油画印刷品以及他用残余机油在墙壁上信手涂抹的痕迹,它可以填补周陋之精神空虚的日子。

 

电视台也在砚瓦池那条道上,少不了有了些钱的主持人也将坐骑交给车行修理,汪涵有辆“本田”50的小摩托车,看到墙上的梵高之作疑惑发问:“你喜欢画画?”周陋之答道:“我是师大美术系毕业的。”汪涵不解:“师大毕业怎么修摩托车呢?”周陋之矜持腼腆的苦笑作答……但笑之后他心中泛起不为人知的酸楚。

 

活着!周陋之无限感叹,夜晚在纠结的梦魇中醒来,犹似背着自己的绿色走向深秋的花花草草,去接受文人们爱莫能助的怜悯!

 

▲《初冬》,82×65cm,2011年

 

 

简之:

 

生活如此之沉重,生命不能承受生活之“重”。世纪之交当父母相继弃世,身为小学教师的母亲在临终之前拉着儿子的手贴着儿子的耳根说道:“陋伢子!去画画吧!”

 

40岁时是“周记车行”的终结点。拿扳手的手重新拾起了荒搁了10年的画笔,同样浸淫在油污中,气味变了,由“汽油味”换成了“松节油味”。

 

钟以勤先生已于1996年去世,陋之的丰碑似乎倒了。活着!此时的意义对于步入中年的周陋之已不是苟且,他在现实中仍然离群索居,但另一个法国画家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那种富有诗意般的平淡和诡黠的抒情气氛,开始进驻他内心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水陆洲印象》,80×65cm,2010年

 

他画风景,但从不刻意去写生!这是他用修摩托车花费10年光景思考在心中过滤后的风景!他喜欢泡桐树和泡桐花,尽管此花采摘后还有一股臭味,但平实的泡桐花的简约朴素让他感觉来自于底层的淡泊无华。

 

简约主义和解构主义在他的绘画之作中得到印证。这种产自于20世纪现代主义的风格是一种文化倾向,他对繁缚和极多提出质疑!亦是对沉重生活予以空间释放最好的表达方式。

 

当南方的景物过于繁密让画家在其表面无法布局时,周陋之以异样的灵敏态度选择了北方的山和景,黄河流域那种大气场吸引了他。没有奇异多余的生物、沉静浑厚,平铺直述,初春的黄土地上泛出一垅垅充满生机的绿意!

 

对简约主义而言,美丽的女人是朴素而自然的,能够抵御时尚及化妆的诱惑,一个女人的美丽与人工装饰无关!与此同理:“一个景观的美丽与人工修建无关!它必须是朴素而自然的!”

 

▲《田园》,52×38cm,2014年

 

在20世纪末的喧嚣中,周陋之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他选择了淡泊名利的简朴生活。以稳健精妙的笔触,细微淡雅的色彩阐述了事物的简约美。在其中,与画家曾迷恋的意大利现代主义画家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那样,周陋之立足于以单纯,简洁的方式营造最和谐的气氛。平中见奇,以小见大,他以型和色的巧妙妥协,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风,通过捕获那些简单事物的精髓,捕捉那些熟悉的风景,使自己的作品流溢出一种单纯、高洁、清新、美妙和令人感到亲近的真诚。

 

在周陋之呈给我观赏的画作中,其线的应用是非常吝啬。首先,我们或许被他的色彩——是色调吸引。他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他的画面,每一个色块都是灰暗的中间色,他摒弃了对象的复杂光影,将笔墨俭省到了极点;其二,我被作品中寥寥无几的线条——一种嵌在颜料底色中,近于雕刻般的线吸引。他说这种线条来自篆刻印章。

 

▲《界·之四》,90×95cm,2014年

 

中国的金石艺术能和一个油画风景画家产生共鸣,特别在构图章法上的缜密拮取,成为破译周陋之近期作品的密码。

 

中国篆刻在构图上注重象化,刻者注重以书入印,但印章上的篆法又不同与纸上的篆法,是线条艺术的精炼浓缩。近代齐白石的“中国长沙湘潭人也”这方印线条刚劲豪爽,酣畅淋漓。周陋之闲时的读物是篆刻艺术,从浙派的犀利刚劲,徽派的秀逸朴茂;到赵之谦的简静持穆,黄牧甫的平实超逸,吴昌硕的雄浑洒脱,这些都在作品章法中得到很好的发挥。《黄河系列》的土地上贯穿了周陋之构图中直线斜线的纵横穿插,有些求稳,而在结构的关键处则是求险!其布局规则是借虚以见实,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奇侧均衡,俯仰向背,和谐生辉。

 

▲《小院》,50×60cm,2014年

 

对机械和篆刻的迷恋如出一辙,周陋之拥有将关键部位统筹成为一体的能力,故此,在艺术营造中,他着迷于对物体想象,构成和创造的拒绝和给予,带着老婆小杨去风景秀丽的香格里拉雨崩游山玩水,但坚持只看不作,因此,他将写生功能消解为零,从而放大了风景在他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形而上功能,那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灵魂风景。那种由看得见的世界,也就是形体的世界唤起的感觉和图像,是很难的,甚至根本无法用定义和词汇来描述。事实上,它与日常生活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样,因为那个视觉所及的世界是由形体、颜色、空间和光线所决定的。

 

因此,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实。

 

世界很复杂,作为画家的周陋之不是要还原世界表象,通过现世在底层一番挣扎打拼磨难后,他希望通过表达对象来创造自己心灵的世界。

 

▲《葵花池》,62×47cm,2014年

 

周陋之集中精力描绘那些似乎相近的风景,不断地修改结构,用近似的中间色去柔化色彩,并反复涂抹,不满足于所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中西混搭,在现实的物象和心中的自然寻找差距。尽管简化之中的事物有许多变幻的模煳的印迹,但对象背后隐约着一定事物,也许,正是事物表面的位移带来了认识之后存在的偏离,于是通过宁静、恬淡的气息为自我人生做最好的注解。在低调和不张扬之中静静地释放着最为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快乐与优雅,达到一种信仰上的真诚实感。

 

从周陋之崇尚的维米尔(Vermeer,1632—1675)、巴尔蒂斯、莫兰迪去考证,这几位欧洲画家的作品都具有一种风格共性,画面温馨、舒适、宁静,通体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结构精致,色彩和谐;他们都表达一种主观的经验,从心灵到物,再返回心灵,赋予物象更高的精神层面;他们共同追寻和谐完美,这种和谐甚至严谨到可以量化。我们不难看出,以最原初的事物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的表达方式,是画家借其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开放了作品自身在艺术空间上的意像,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我以为周陋之的风景为我们打开了这种意像空间,但在语言的内涵上还略显不足,莫兰迪一生画了20000个瓶瓶罐罐,但生命贯通在每一个瓶子中间,陋之的风景在生命渲泻的过程中,尚待需要提升,每一棵树、一汪水、一块土地都要成其为自然的精灵。

 

 

▲《窗外半山》,50×60cm,2014年

 

刹那,我眼前浮现出“长头发的修车师傅,在眩晕的灯光下,在长沙砚瓦池躬身在“哈雷”摩托车前,不急不忙的作业,底层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艺术中不偏不离的人文精神,启用长期的艰辛化作一只勤劳的工蜂,去遍访所有的花蕊,从光明穿梭进黑暗,哪怕独自疼痛,他把这些长期积压起来无数的疼痛精心的缝合,连接成了铺天盖地的随风酿制的低调而透出奢华的画面。

2014年11月

于长沙浏阳河艺术园区

 

------------------------------------------

 

ZHOU LOUZHI

OIL PAINTING ART EXHIBITION

周陋之——油画艺术展

 

展览日期:2014.11.28 - 2015.1.12

展览地址:前行美术馆(长沙市太平老街167号太平里-文化创意社区1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