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022年
- 展厅面积:500平米
- 地 区:上海-静安
一、民间收藏变现流通和确真、确权、确值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民间收藏体量庞大,但绝大部分尚处于“非法收藏”、不被认可的状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房地产业务的蓬勃发展,
使得体量庞大的文物艺术品被出土,
除了不足10%的出土文物被文博机构收藏外,剩下的90%都流落民间。
初步统计,国内藏家人数已达到8000万人,
所持有的藏品按人均10件计算,就有8亿件,
是全国公立博物馆1469万件藏品总数的数十倍,
而实际上民间收藏过万件的藏家比比皆是。
另据国家文物局统计,目前国内2000余家民办博物馆的各类文物收藏就有上亿件。
与此同时,限于国内《文物法》的约束,
这些被民间藏家持有的海量文物当下依然处于“非法收藏”、不被认可的状态,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现状往往是“满屋子的古董,满屁股的债务”。
但是,这不该是收藏的宿命,收藏的命运应该是“化千年宝藏之财富,为经济发展新动力”。
二、古代艺术品鉴定混乱,国内文物面临严重的“身份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缺乏可行的文物鉴别标准,使得国内文物出现了严重的“身份危机”。
一方面,由于找不到历史记载,无法“验明正身”,很多出土文物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得不到承认。
主要原因在文博专家的“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造成的——“凡是博物馆里的就是真的,凡是民间收藏的就是假的”。
不实事求是的对待民间收藏,对历史遗留的艺术品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调查研究,把它们一棍子打死,造成的后果是给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断层。
严重的“身份危机”也形成了中国文物流失的怪圈:
在中国出土,不被认可,遂流出;
海外被认可,再天价买回;
没有被认可的,继续流出。
三、文物外流趋势增长迅速,文化资源安全堪忧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出土文物的外流也和当下实施的《文物法》有直接关系。
该法规定,凡出土文物一律归国家所有,任何私人买卖均属非法。
这个规定如果能彻底实施,会封杀出土文物市场,将出土文物的商业价值减低为零。
理论上,这个办法可以让大众把手中的出土文物都缴给政府保管,盗墓也会失掉利益诱因而为之消弭。
但实际上,喜爱中国文物的并不限中国人,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物的喜爱更甚于中国人,结果导致中国出土文物的市场都在国外。
正如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文物不仅在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流通,还被冠以“工艺品”之名大规模倒卖出境。
据统计,近30年的文物流失量,远远超过晚清、近代甚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仅一个韩国商社金一喜社长在中国采购的200多集装箱的文物就有60万件,比故宫的三分之一还多。
另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对47个国家的200座博物馆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发现中国出境文物1800万件,绝大部分为出土文物,而且近10年走私出去的文物是八国联军抢走的30多倍。
四、伪专家非法鉴定,无人监管、不负责任首先,在执行层面,国家对文物艺术品鉴定机构没有设置准入制度,完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经营范围的审核层面,进行基本的审查。
文物艺术品鉴定行业内部缺乏基本的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
大部分鉴定机构只具有艺术品鉴定的经营范围,却越界从事文物鉴定。
其次,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被严重忽视,文物市场秩序混乱。
其首要表现就是民间藏家亟需具有专业资质的鉴定评估专家“掌眼”,
但是有专业资质的鉴定评估专家都在国内各大文博机构,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规定,文博系统人员不得从事收藏活动,不能有效回应民间藏家的需求。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各种伪专家、伪学者搅乱社会文物交流交易秩序,这也使得国内文物市场难以与金融对接。
五、中国文物定价权被境外机构和利益集团控制,文化金融安全保护力度不足,危及国家安全。
由于国有文博机构保有的文物数量不足、品质不高、精品不多、种类不足,直接导致了国内文博机构和文物市场丧失文物定价权,
文物“三真”——确真、确权、确值体系无法在国内完成,
这使得每年巨额的国有征集资金全部用于海外的文物回流征集,
直接以合法形式促使文物外流与国有资金流失。
同时,国内日益恶化的“三真”体系也使得国内文化金融安全的核心利益被国外把控,危及国家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