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识古雅斋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2022年
  • 展厅面积:
    500平米
  • 地  区:
    上海-静安
您所在的位置:识古雅斋>画廊动态>正文

收藏有这三个习惯:或许能成为真正的收藏家

2019-07-26 19:42:14     

近年,中国的经济腾飞,也带来了文化,收藏的市场繁荣。

收藏热下,一夜暴富的心态更是充斥着整个收藏文化行业,

某些不法分子,更是利用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这种暴富心态,以假充真,以旧充老来骗取钱财。

我们肯定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好东西。

市面上流转的真东西确实不少,但是稀世珍品是真的不多。

这些真东西的价格,也没有像某电视鉴宝节目中说的那么高,动辄几十万,轻易上百万,更有上千万。

冷静想想,这些电视节目中所说的是经不起推敲的。

收藏是对文化的认可与传承。

纵观古人与当代大收藏家,能够在鱼龙混杂的收藏杂货中,

捡漏到稀世珍品,总体来说都有这三大特征:

首先,慎言。

本人有幸认识几位资深收藏家,他们都有这个特点,就是沉默寡言。

当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也不会表现出特别贪婪以及特别想买的状态。

恰恰相反的是,都是静静观察,甚至看一眼都不再看,看是轻描淡写,实则心中有数。

所谓的话越多,漏洞越多,本来可以很低的价格拿到手的,若表现十分想要获取,那么就只有被宰了。

其次,苦修基本功。

藏家王文元认为,捡漏,有人以为是运气,实际上,是大量知识积累发酵的结果。

自古以来,捡漏靠的是个人的眼力,而个人的眼力来自于多年经验的积累,有学识,有手感,它便是捡漏的根本。

除了对文玩知识的要求,光会鉴定真假,不懂得其历史渊源,了解藏品的根脚,不储备藏品的工艺、技法和审美,不把古董藏品的底子摸个一清二楚,妄想“捡漏”,也只会贻笑大方。

捡漏,既是收藏家一生中最大的追求,最难能可贵的享受,也是收藏家一生中最大的敌人,最需要克服的顽疾。

2010年,刘銮雄以1670万美元(约1.1亿元)买下两对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该对香炉原为圆明园藏品。

收藏家刘銮雄说,发现自己买的这些东西升值得太吓人,

30年前,100万至200万元买入的一件瓷器,现在要4,000万至5,000万一件。

郭沫若先生在地摊上捡漏虎符的故事流传至今,

那正是郭沫若历史知识与收藏眼力完美结合的见证,

否则也只是就算遇到也未必会出手拿下。

其三,把握时机,果断入手

玩儿收藏的人,都知道,遇到好东西,一定要果断入手。

只要东西对,东西好,就要果断入手,收藏大咖马未都曾说过,因为自己的犹豫,曾无数次的错失好物件。

刘益谦收藏陈逸飞《山地风》

2011年嘉德春拍,刘益谦以7100万、加上佣金共计8160万,一举拍下陈逸飞作品《山地风》油画。

这已经是刘益谦第三次买下这幅作品了,第一次286万,从286万买到8160万,“买”高了30余倍,并打破了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一个长期收藏古玩的老先生说,早些年,自己跑到山里收东西,当时遇到一个十分称心的物件,和店主都没还价直接入手。

当交易达成后,还没有出店,另一个相中这个物件的人愿意出三倍的价钱购买,自己都没答应。

大名鼎鼎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于民国时期被仇焱之发现,

当时只花了1000港元,在他手中收藏了近半个世纪,

在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竟然拍出了2.8亿港币让人咂舌的天价。

捡漏是低投入高回报的乐事,是让人能够得到一种意外的惊喜和财富。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其中蕴藏的道理就是收藏人需要静下心来,修好基本功,遇到时,不错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