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艺奥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5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14年
  • 展厅面积:
    172平米
  • 地  区:
    北京-通州
您所在的位置:艺奥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田旭桐:在艺术与生活中悠游

2015-03-06 21:07:20      作者: 徐涟

    身处现代都市的人们常常陷入忙碌的惯性当中而不能自拔。生存竞争的巨大压力,物质欲望的挤压逼迫,纷繁复杂的生活潮流,污染加剧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忘却了快乐的滋味,只是匆匆忙忙地从一个车站走向下一个车站,从人生的一个目标奔向下一个目标,甚至来不及看看沿途的风景。

   田旭桐的水墨画,就在这样的都市生活中呈现出自身的独特风采。在素白的生宣纸上,一条急速横贯构图的墨线,再点缀一个或数个侧坐的人物,一轮明月,几只若有若无的雀鸟;或是由实至虚带有飞白的焦墨线条,似乎宇宙从由而出的巨大旋涡,却又在尽头归于平静。每一幅作品的构图都力求简洁,笔墨少而又少,却又分明充满禅意禅趣的新清,带一丝机趣,一丝空灵,仿佛雨后的新荷,将扬尘浊气一扫而光,将人带入宁静、祥和、悠远而充满意味的另一个世界。

    禅,与田旭桐不期而遇,成为他的艺术创作的主题与灵感。那个用中国水墨宣纸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境界,不必言传,只可意会,它是田旭桐心中禅的世界,更是现代都市众生渴望的心灵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诗意栖居的世界。

    或者,又会在某一个时候与你相遇。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今天的田旭桐,并不是他一成不变的唯一面貌。从中国画、油画、装饰画、艺术设计到夸张、变形的现代艺术探索,田旭桐从传统的原点出发,到现代西方的寻找,而后复归中国水墨,其间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艺术历程。

    一个偶然的机会,幼年的田旭桐得到了《芥子园画谱》, “是那种石刻印本的,每册很薄,纸黄且脆,十分珍惜。大人说那是传统,顿觉神圣,对其临摹,山石花鸟,梅兰竹菊,一丝不苟。”就这样,田旭桐从传统的原点出发,进入了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进入中学的田旭桐幸运地遇到了一位从美院毕业的老师,开始正规地学习素描、色彩。那时候的中学竟然还有从几何体到大卫像的全套石膏,这使得田旭桐和他的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绘画,尝试过油画、水彩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他们班二十几位同学全部考上了大学,1981年,田旭桐则成为他们当中第一个进入中央工艺美院的佼佼者。

    至今还让田旭桐对那段大学生活记忆犹新。中央工艺美院拥有庞熏(王王木)、吴冠中等一大批老教授,他们的求学经历,他们的艺术观念,他们的治学态度,无一不对学生们乃 至整个学校的风气与思潮造成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初期,正是西方现代思潮大量进入中国并引起巨大反响的时期。毕加索,马蒂斯,以及西方现代派的各种代表人物,通过各种途径率先进入了中央工艺美院学生们的视野,极大地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也激起了他们的创造性。学校聘请了很多国外著名的画家、设计师、摄影家举办讲座,相对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们很大的空间。他们与当代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大型设计都是由中央工艺美院来完成。在年轻的田旭桐面前,整个世界敞开着,伸向宽广的未来。

    “八五新潮”不可避免地裹挟着田旭桐和他的同学们。就在那一时期,他画了许多很现代的东西,变形的,前卫的,以不同方式尝试着艺术的无限可能性。然而,向现代西方亦步亦趋的跟从,更多的带来困惑。田旭桐开始思考现代艺术的产生、发展、流变,思考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的差异,重新思考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表达方式。

    中央工艺美院得天独厚的条件给了田旭桐很好的机会。那时候学校大量收藏的汉代、唐代以及各朝各代的绘画、陶瓷、绣片等等实物,都可以让学生们临摹、学习,甚至可以毫不费劲地借回家去,慢慢地琢磨。田旭桐得以临摹了大量中国传统绘画。一门传统的图案课,老师不是教学生们怎么画,而是先带他们到北京所有能去的地方,故宫、十三陵等,谁感兴趣的自己临摹。田旭桐被中国传统中原有的艺术形式所深深吸引!他跑遍北京,临摹各种各样门的扶手,不同的图案,不同的构造,不同的意味,书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全靠自己一个一个去找,一直临摹了七十多个!临摹结束之后,再根据临摹的东西,创造自己想要表达的艺术形象。

    来自中国民间的乡土艺术也给了田旭桐自然的滋养。学校丰富的收藏,每到寒暑假的实习,都让他有机会看到无数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同学们从全国各地带来了不同的绣片,那些精美绝伦的色彩、图案、绣工,令人惊叹!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剪纸,泥塑,年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艺术特征与风情,陕北的剪纸风格粗犷,河北的剪纸注重色彩,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与当地的生活密切相关,都是从那儿的土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寄托着人们内心的情感与生活。

    就这样,田旭桐从《芥子园》入手学习中国画,从素描色彩进入油画创作,受现代西方艺术的影响,进行了各种现代艺术手段的尝试,而后又向中国传统复归。他领悟到,中国艺术产生的根基到底是什么。来自中国历史与生存状态的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感受,是油画难以表达出来的。尽管直到今天他还没有放弃油画的表达方式,但田旭桐最后还是选择了最纯粹的中国绘画元素——宣纸、笔、墨,来表达中国人最深刻的内在感受。

 

    人们常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不同的艺术家最后显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除了与他的学习经历与思想脉络有关系之外,与其性格秉赋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绘画,是从人的内心自然流露的情感表达,它的题材、内容、意蕴、品格最直接地呈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

    1985年,田旭桐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认认真真地教学的同时,他出版了《现代黑白画——田旭桐黑白画集》、《黑白画技法分析》、《新编平面构成教程》、《平面构形设计》等30余部著作。他做过平面设计,室内装修,参与了北京以及外地的许多重要设计,并由此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如果就那样继续下去,田旭桐也会像许多同学那样,成为“大款”,毕竟八十年代末钱对于许多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他也曾犹豫过,就在手边的上万元人民币,难道就真的不要?学会放弃,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更难的课题。仅仅两三年时间,田旭桐就发现,每天忙于挣钱的生活不是他所想要的,绘画才是他的生活意义之所在。于是,对绘画的热爱使得他很快放弃了挣钱致富的欲望。从那时到现在,他把全部身心放在绘画创作当中。

    线条、笔墨、色彩、构图……几十年浸淫其中,田旭桐对技艺的掌握已经能够心到手到,收发自如。那么,画什么?为什么要画?艺术创作如果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田旭桐不需要绘画的理由。而在当今这个艺术被不断消解意义的时代,艺术家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竟然重新成为问题——一位艺术家,如果无“话”可说,只是重复前人或他人;或者只是自说自“话”,无法触及他人内心,那么,他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田旭桐思考着。在日益喧嚣的世界里,在金钱物质渐渐成为艺术界主题词的时代,田旭桐仍如从前一样生活着。在世俗的眼里,他甚至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白面书生,与常人观念中的画家相去太远!他读书、授课、画画,每天早晨七点送完孩子上学即去画室,傍晚再接孩子回家。他是孩子的好父亲,也是妻子的好丈夫。他自己做家务,不抽烟,偶尔喝一杯红酒,极少社会应酬,从没有什么名利观念。天气好的时候,他带上家人出游,或者自己一个人远足,爬甘南雪山,游名山大川。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田旭桐却不断地做减法,将其简单再简单,简单的物质需求,简单的日常生活,简单的人际关系,却换来一份充实的生活和平和的心态!春天的花开,夏日的清风,秋日的煦阳,冬日的白雪,突然有了一份不一样的感受,呈现出自然本来的意味!喝一杯清茶,勺一瓢清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享受心灵的宁静。艺术来源于生活,早已是一句滥熟的套话,但在田旭桐那里,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将纷繁复杂的尘世生活用最简洁写意的方式来表达,自2000年起,田旭桐的绘画逐渐脱离开以往的抽象色彩或细密的黑白线条组织方式,选择了“禅意禅趣”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他最终找到了内心最好的表达方式。

    什么是禅?人们所熟知的有关禅的解释,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慧能曾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而“拈花微笑”、“吃茶去”、“棒喝”的无数公案,更令人有玄而又玄的感觉。在田旭桐看来,禅不是信仰,不是宗教,也不是应万般需求的灵丹,而是一种心境。“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禅是一种简单得再也不简单的东西,生活、工作、自然景物,就连小孩子的玩耍之中都含有禅,“心中有禅处处禅”。

    国际著名设计师、画家靳棣强说,生于现代的城市人,在物质生活侵蚀精神生活的环境中,田旭桐能独善其身,追寻至纯至真的生活体现,让丰富的精神生活滋养孕育他的禅画,实在是当代中国的一瓢文化静水。独善其身,在当今社会中谈何容易!田旭桐独特的个性却使得这一切发生得自然而又简单。他过的是一种简单生活,却正是在一杯茶、一顿饭中,体现着禅的意味。

    田旭桐的生活是对他禅意绘画的注解,而他通过禅意绘画,达到了人生更高的境界与感悟。艺术与生活,对他而言,是同一的。

 

    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如何来判断?当艺术的神圣光环褪去,又被不断消解了各种意义,商品社会再给了它致命一击:艺术品沦为商品并且仅仅成为商品,即使标榜先锋、前卫的艺术也不得不在市场中寻找自己的价格。在物质欲望极其膨胀的社会,追问艺术的终极目的似乎成为可笑的不合时宜。但如果还承认存在“艺术”,它就应当是人内心自然流露的情感表达,是人对生命与宇宙的感悟,是个体生命不可替代的独特体验。将体验与感悟,融会在形式的创造当中,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田旭桐禅意绘画的价值,正在于此。

    有人说,他的作品似乎过于简单,构图上再增加一些?色彩再丰富一些?或者无论如何,多展现一些技巧?对临摹古画下过多年功夫、对传统文化精神有着深刻感悟的田旭桐,却只是一再地删繁就简。因为,他的当下生活,他的禅意世界,用这种方式达到了和谐统一。如果有人问,月亮在哪里,你可以用手,指给他看。顺着你的手指,他看到了月亮;而如果他的目光不脱离你的手指,他就只能看到手指,而不是月亮。正所谓“得月忘指”,“离指得月”。如果艺术技巧是达到艺术境界的必由之路,技巧本身却绝不是艺术。一幅绘画作品给人的心灵带来触动,人们根本不需要去注意绘画的技巧。而现在,一场又一场的展览走马灯似地上演,打动人心的作品又有几幅!

    田旭桐的水墨画来自于传统,却又完全不同于传统,他被称为现代水墨,却又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技艺的探索层面,为新潮而新潮。他喜欢宋人的画,那些绘画似乎是画家们深入到了山水花鸟的境界当中,自然而然地消失到了里面。他临摹宋画,更重要地是去体会内在的精神气质,文化内涵。但他绝不单纯地去模仿,他深知,每个时代都有非常明确的风格样式,不断重复,又不断发展,因为时代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不一样的心灵感受;不一样的心灵感受,必然带来不一样的形式表达。

    从传统中来,并不意味着僵化地死守传统。我们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传统,笔墨却必须跟随时代。我们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与古人自然山川合一的房屋不同;古人写字用的是毛笔,跟朋友通信,几月甚至几年才有回信;现在用电脑、打手机,交通之快捷让人很难体会到离别的滋味;摄影摄像的真实,经过电视、网络的传输,可以将发生在遥远国度的任何事件,第一时间里送到你的眼前;以前观察生活是慢节奏的,欣赏的是过程,现在过程被速度取代,一切都是快节奏的。生活完全发生了改变,我们无法复归自然的田园生活,又何以能够再用以前的方式去看、去画、去思考?传统笔墨需要继承,但对其创新发展不能和时代脱离。一个时代应当表现当下时代的特征。

   于是,田旭桐舍尽繁琐,极尽简约,用一条或几条或直或曲的线条,简单的设色,或浓或淡的墨痕,极度概括的符号语言,营造出充满机趣的生命世界。他不拘泥于形,却能用最精髓的笔墨,勾画出大千世界。他重在写意,写神,写人的精神世界,写道的永恒无限。他用绘画,为我们营造出诗意栖居的可能性,让短暂的个体生命,在当下生活中体会到一花一世界的圆融无碍,享受澄心见性的禅意生活。

    田旭桐的禅意绘画,是现代都市众生的一道心灵鸡汤。“一桥、一树、一人、一石,画面上没有过多的事物,也不用讲述什么道理,似是一首偈诗,似懂非懂,看罢会心一笑。就象靠近傍晚的月亮,沏上一杯清茶,坐下来,不敢说悟了,只是静静的从繁杂的事情中解脱一下,把那表面的虚浮,一念之间追求的荣耀,当作是烟云过往。”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