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10
- 编 号:388985
- 作 者:馬德升
- 销售状态:待售(不可在线交易)
- 库 存: 1
- 售 价:议价
(平台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39年
- 展厅面积:800平米
- 地 区:香港-香港地区
尺寸 | 70x66.4(cm) | 创作年代 | 1986年 | ||
---|---|---|---|---|---|
作品分类 | 当代水墨 | 材质 | 纸本 | 题材 | 人物 |
作品标签 | |||||
适用空间 |
作者介绍
1952年生於北京,馬德升為一名自學成功的藝術家。
1978年,中國宣佈「改革開放」的新國策,為急需改變的封閉環境打開一線希望。當時26歲的馬德升與二十多名年輕藝術家組成「星星畫會」,鼓吹思想解放及創作自由,他們更走上北京街頭宣示他們的主張。對當時情況,法國國立亞洲藝術吉美博物館中國館館長戴浩石有這樣的記錄:「1978年底,《今天雜誌》創刊,象徵著一份名副其實的宣言。馬德升與黃銳參與了雜誌創刊的出版,第一期發行於12月23日。在西單民主牆下,雜誌出版當日便一掃而空。……
1979年,馬德升和黃銳在王克平、曲磊磊以及另外幾位朋友的協助下,開始籌辦星星美展。9月27日的早晨,他們將畫作懸掛到了北京美術館的柵欄上。兩天後,展覽被公安局下令禁止。一直等到1980年8月20日,他們的作品才最終得以展出,不過這一次卻是在美術館之內。隨後,馬德升和黃銳應其他省份藝術家之邀,走過二十多個大城市,在全國範圍內多次組辦各種辯論研討會。我們可注意到,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自此不可抗拒地被推動向前。馬德升與黃銳將是這場革命中的主角。」但由於種種壓力,「星星」成員接著都移居海外。馬德升1985年到了瑞士,然後定居巴黎至今。
這場先驅運動打開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新局面,啟發了緊接三十年的發展,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馬德升從1979年到八十年代初創作的木刻版畫標誌著這場運動的基本精神:藝術有其自足的世界,並非政治宣傳或任何其他東西的工具。這批版畫樸實坦率,真摰隨意,說的都是簡單故事,回歸真實世界,回歸大自然,回歸人性。除版畫創作外,馬德升進而攻向中國傳統藝術最權威的堡壘 – 水墨。由1982年開始,他用水墨繪畫了一批抽象女體和山水。對這發展方向的意義,藝評家亨利‧貝利耶有很精準的見解:
「依我所見,將女性形體引入畫中使馬德升成為首批與五千年的中國繪畫藝術決裂的藝術家之一。人體描繪是西方藝術的基石,但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藝術從來沒有真正將裸體作為藝術創作主題。人體描繪在此隆重登塲,標誌著中國當代藝術與傳統的決裂。……」
除了把女體帶入廟堂,馬德升亦放肆地顛覆中國水墨的重鎮 – 山水。雖然傳統理論亦講究氣韻,但始終不忘形神俱備。中國繪畫從來沒有發展出純抽象的畫法。所以,馬德升當時的抽象山水又是另一顆投向傳統心臟的核彈。
馬德升肩上重要的歷史轉折使他向來殘缺的身軀顯得不成比例。他從小就要靠拐杖走路,在九十年代初的一場車禍後,他更永遠被鎖在輪椅上,亦不再可以控制水墨。但他從頭到尾都是個百折不撓的人。經一段長時間休養,從2002年起他開始以塑膠彩在布上作畫。延續他的抽象技術,他揭開他的「石頭記」,以像石頭的組件倂出各種意會造型。對此戴浩石館長有以下的評價︰
「自2002年起,他開始在粗澀的背景上創作對比強烈、輪廊光滑的巨石,其結構似康斯坦丁‧布朗庫西 (Constantin Brancusi),其噴發如馬蒂斯 (Henri Matisse),卻又具有與莫朗迪(Giorgio Morandi)的靜物畫一般的存在意義。他將卵石加以堆砌塑造人物,消除雕塑與繪畫之間的界限。他的石頭生命或脆弱或強健,或建構穩固或搖搖欲墜,善於表達不同情感,絕非是無心的頑石。」
本画廊其他作品
- Untitled 议价
- Untitled 议价
- Untitled 议价
- Untitled 15 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