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日思绪图 纸本 49×77cm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2年
- 展厅面积:500平米
- 地 区:江苏-南京
尺寸 | 44x77(cm) | 创作年代 | 不详 | ||
---|---|---|---|---|---|
作品分类 | 国画 | 形制 | 镜心 | 技法 | 写意 |
材质 | 纸本 | 题材 | 山水 | ||
作品标签 | |||||
适用空间 |
作者介绍
艺术简历
1957年出生,祖籍河北省香河县,自幼学习绘画,早年师从画家胡国仁,
魏紫熙
1986至1988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
1988.10月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展厅举办(靳宝霖作品观摩展)
1988.12月与旅居加拿大画家蒋国良于南京鼓楼公园举办(靳宝霖 蒋国良水墨小品展)
1989.5.4日应邀于扬州史可法纪念馆举办(靳宝霖画展)
1989.8.1日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靳宝霖水墨画展)
1990.11.1日于北京(江苏青年水墨小品展)
1991年(1991北京国际扇面展)
2001.5月于南京美术馆举办高马得,刘二刚,朱新建,郜科,靳宝霖,高多六人展(古典与现代)
2005.3月于南京美术馆举办王野祥,李强,阮礼荣,张兴来,高建声,靳宝霖六人展(洛神春季画展)
2002.12月参加昆明展(中国水墨计。第二届)
2003.12月参加北京展(中国水墨计 第三届)
作品先后出版和发表于江苏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精品集》,湖北美术出版社《水墨精灵之舞》,《江苏画刊》,《苏商》,《中国酒店》,《钟山》,雨花》,《莫愁》,《群众》,《雄狮美术》,《中国美术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江苏教育报》,《江苏工人报》等书籍,报刊及杂志。
自序 渐失的林泉
自提笔学习中国画至今近四十多个春秋了,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可绘画之事苦寻四十多年还路漫漫其修远兮,可见艺术道路之艰辛。
当下,很多画者不管画的如何,都喜出画集,而我并不在意,一日,朋友小集,问:“你有画集吗?一本集子都没有,可见作品一般”。听此言,着实让我一惊,却无言。于是呼,细细想来,还是出一本吧,不然,还真不知道会怎样?自1989年8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的水墨画展后,几乎闭门,很少参加各类活动,潜心研习,笔耕不断,感悟颇深,探索自己的绘画语境,这二十多年又画了一大批作品,整理了一些便可汇集入册。
有人说,画集就是产品的目录,是画家身份的象征,我以为只有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内心感动中创作的,能使观者产生审美联想并发生共鸣的作品展现出来,这才是我出画集的根本。郭熙的《林泉高致》对山水画的创作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只有清新高雅高境界的作品才能“快人意,获我心”。现代人生活在都市,到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燥动,份乱,忐忑,名利,耀眼的灯光以使人们望却了天上的明月,闪嗦的星光,喧嚣的燥音让人们听不到清脆的鸟鸣和雨露滴落在树叶上沙沙的声响。而我要用作品中那高致的林泉使“望者息心,观者动色”,柳林细雨,清凉的林荫,低垂的夜幕,浩妙的明月,晨曦的薄雾,潺潺的清泉,闲适的细雨,蜿蜒的曲径,阵阵的松涛,这样清新的境界使欣赏着舒缓心灵,陶冶身心,迁想妙得,怡性弄情,而这样的境界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漫漫的消失,尽管人们在都市建筑群那有限的空间里努力的营造一点,可是,微不足道。
这本画集中的作品主要以“渐失的林泉”为内容,绘画语言有三个时期的变化并作了形式上的一些探索,但画集却使用高致的林泉名字,其意就是跟大家一起分享那精致而美好的意境,只要你能从中得能到一丝美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感悟,我也就足亦。
靳宝霖
癸巳秋于南京卢龙山下静逸山房
本画廊其他作品
- 51山庄安逸图 纸本 议价
- 26秋夜安逸图 纸本 议价
- 25高人品画图 纸本 议价
- 24抱琴望归图 纸本 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