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董其昌
买家服务热线:
400-601-8111
(平台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作品信息
作者信息
交易评论
本画廊其他作品
创作年代 | 不详 | ||||
---|---|---|---|---|---|
作品分类 | 艺术衍生品 | ||||
作品标签 | |||||
适用空间 |
作品介绍
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
董其昌汉族,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人。“华亭派”的主要代 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益文敏。董其昌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明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此幅摹徐浩书杜甫诗,楮墨精好,笔笔用意,兼得颜书圆劲朴厚之精神。
作者介绍
在世界美术史上,惟中国宋元书画最能表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惟明清书画最能体现大千世界的万般情趣。“书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诗、书、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正是我们东方艺术的真谛所在。传世的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珍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自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代始,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在长期实践积累中走向成熟。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无数艺术巨匠和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它们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沧桑而不衰的见证。这些艺术珍品历经朝代更迭和岁月的风霜大多散佚,能留存至今的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等及海内外文博机构,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