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者
(平台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4年
- 展厅面积:400平米
- 地 区:上海-虹口
创作年代 | 1988年 | ||||
---|---|---|---|---|---|
作品分类 | 其他 | ||||
作品标签 | |||||
适用空间 |
作品介绍
63x49cm
炭笔/水彩/纸本
Work on paper
作者介绍
斯特凡•普伦克斯(Stefan Plenkers,1945-),德国当代知名艺术家,出生于德国班贝格的埃伯镇,1967年起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学习,后师从艺术家格哈德•克特纳。此后一直作为自由艺术家居住在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是著名的革命和艺术之城。普伦克斯在这儿求学、创作、生活,经历了民主德国社会主义的后半段历史,直到1989年。众所周知,德国在这一年里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裂状态,重新走向民族国家的统一。城市火车站入口处的纪念碑显示,德累斯顿正是这场重大变革的主要发源地,让人感觉这个城市尚存瓦格纳时代的革命精神一一想当年,作为萨克森王国的王国宫廷乐队指挥,在巳枯宁的领导下,理查德•瓦格纳曾在德累斯顿打过巷战。而正是在1989年11月份,普伦克斯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差点丢了性命。所幸这位艺术家终于奇迹般地挺了过来。
经历生死劫难的普伦克斯重新开始艺术创作,而画风大变,令人惊奇。
促使普伦克斯艺术风格转变的动困似乎部分地来自中国。1988 年 普伦克斯先生第一次到访中 国,参加《东德 12 个画家展》。在中国,普伦克斯陶醉于中国书法和水墨,从此与中国、与中国艺术(东方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这位艺术家多次来到中国。2003 年,普伦克斯作为 由当时德国总理格哈德 •施罗德先生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成员访问中国。
在东德时期,普伦克斯的艺术创作偏于具象和写实,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民主德圄社会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创作观和创作风格的影响;而在东西德统一以后,普伦克斯画作上的“形”越来 越简单,越来越偏向于几何抽象。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在“有形”与“无形”之间,普 伦克斯实现了一次突变式的风格转换。另一方面,因为与中国的关联,在普伦克斯的后期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汉字符号,也经常带有中国水墨的痕迹和神韵。在西方与东方之间,普伦克斯同 样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高难跨越。
虽说人总归是一种“之间”(Dazwischen) 的动物,人总是处于不同的过渡、交替、两难、对立、 背逆之中,但对于 20 世纪的人类文化来说,“之间”特性尤显突出,人类前所未有地落入多维纠结的困惑之中。恍惚之间,成了我们时代的基本处境,也成了我们今天人类标志性的精神性格。
德国艺术家普伦克斯的艺术经验和艺术世界可以为我们见证这一点。我们时代的艺术与思想,恐怕必得对时代处境和精神性格做出反应,因而本身也难得定位,也难免恍惚——恍惚之间, 终有一种重启和升起的心灵力量。
孙周兴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授
2015 年 2 月 14 日记于德国德累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