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清音阁
(平台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5年
- 展厅面积:300平米
- 地 区:河南-郑州
尺寸 | 45x66(cm) | 创作年代 | 不详 | ||
---|---|---|---|---|---|
作品分类 | 国画 | 形制 | 软片 | 技法 | 写意 |
材质 | 纸本 | 题材 | 山水 | ||
作品标签 | 名家名作 山水风景 艺术礼品 投资 | ||||
适用空间 | 客厅 餐厅 书房 卧室 盥洗室 办公室 酒店 |
作品介绍
张仁芝是一位开拓而讲法度的山水画家。那活泼灵动的线条、趣味横生的笔墨、新颖独特的构思、师法自然的境界……营造着他的艺术氛围,显示出他的扎实的根底,构筑着他的成就。他那极富现代意识的创作思维,令人备感亲切可近。他植根于本土,信奉着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真理,到自然生活中寻找素材,从西洋及民间艺术中汲取养份,通过悟性的剪裁和自身灵感的发挥,为人们创造出生活中所憧憬的净土。
欣赏张仁芝的近作,不论是山水还是荷塘,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是那极灵动、秀逸的细线条构成的画面。他的线表现出节奏和韵律,用笔遒劲流畅,格调隽永清新,高雅中蕴育着生机和活力。他用线条组合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赋予线条以生命,编织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他的荷花宁静清新、淡雅朦胧,线条与块面的组合,茎与叶的穿插变幻无穷,春、夏、秋、冬各有其趣,而他笔墨所营造的那脱尘的境界,给人以诗般的联想。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不管什么季节,我在荷塘边观赏都会激动赞叹不已。”的确,他的荷花作品“化”进了自己,把他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趣都溶化在了其中。
他的山水,可使观众清晰地领略到:“山水画是极富生命力和天然美感的载体”这一名言。他在画中尽情地倾诉了他的情感。他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并且升华了生活;他用现代艺术家的眼光梳理、剪裁着生活的沧桑,描绘出一个个美好的艺术境界。
张仁芝,这位供职北京画院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师从李可染却能聪明地从李氏山水条、块、面组合和光的明暗组合中走出来,探索一种完全属于自己且日趋成熟的细线条组合,打破了细线条不能营造雄伟气势的偏见,拓展出自己的艺术道路,奠定了他在当今山水画坛的地位。他认为风格是艺术的生命线,但他没有被绘画中的“符号”所困扰,而是注重个性的张扬。他的夸张不同于抽象的超脱,讲求理法的把握。他以淡墨细线所组合的画面没半丝空虚、柔弱之感,而是一种浑然的整体意象,在隽永清新的形式背后,透溢出宏阔、劲健的阳刚之美;在“淡”与“细”中,成功地实践着“以理法为主,以神趣为归,重心灵描写”这一中国画的艺术准则。
作者介绍
张仁芝,1935年生于河北兴隆,籍贯天津市蓟县。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同年到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至今;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其作品多次获奖。1984年《屹立千秋》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馆收藏;1985年《残秋》、《雪山萧寺图》入选北京“80年代中国画展”,获优秀作品奖,北京市美协收藏;1993年《夕阳落山》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大展,获优秀作品奖;1994年《林泉图》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1999年《梵净雨后》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2001年《屹立千秋》入选“百年中国画展1901—2000”、《茂林归隐》入选“情系西部中国画展”,获炎黄美术基金会优秀作品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