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您所在的位置:智和艺术馆>作品>作品详细
吴冠中荷花图

吴冠中荷花图

  • 编  号:787045
  • 作  者:吴冠中 查看拍卖记录
  • 销售状态:待售(不可在线交易)   展览中 2019.08.31号后可提货
  • 库  存: 1
  • 售  价:议价
买家服务热线: 400-601-8111

(平台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吴冠中荷花图
智和艺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广东保利 北京保利 翡翠好卖 钱币成交多 稳如泰山
    确定
  • 经营时间:
    5年
  • 展厅面积:
    500平米
  • 地  区:
    四川-成都-其他
作品信息 作者信息 交易评论 本画廊其他作品
尺寸 62x69(cm) 创作年代 不详
作品分类 书法 字体 形制 其它
材质 纸本
作品标签
适用空间

作品介绍

吴冠中先生曾说:“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荷花卷轴汗牛充栋,但那些程式化了的荷图并不令我激动。而荷塘中大块小块叶片之交错,曲线直线穿插之繁杂,连倒影也已被包围进叶丛中,难分水上水下,似乎我只是叶底的昆虫,迷途于花叶的迷宫。我作过不少残荷,着眼于线之曲折,倒影的荡漾,垂莲的点缀,这回彩绘浓妆,似乎想饱餐浓叶重彩的盛宴,愿读者有同样的好胃口。”

吴冠中

吴冠中

出生年份: 1919
籍  贯: 江苏

作者介绍

吴冠中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旗帜,是继林风眠先生之后弘扬国美精神并形成一代业绩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是林风眠先生等开创的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一座高峰。吴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无法弥补的损失。
  吴冠中的艺术融通中西,是当代中国艺坛的奇观。在中国水墨绘画方面,吴先生力求时代出新;在油画等艺术形式上他戮力创造民族特色。这两方面他都走得很远,但在核心处却又秉持中国人特有的“诗意”和“象心”来相通。他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是他留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艺术遗产。
  “吴先生的思想会通艺理,展现了一代大师的广阔视野。他是一个杰出的艺术的思者。他将这些艺术思想一方面化作出色的文字,广为推广;另一方面不断以诗性的意象为中介,在艺术上表达和验证这些思想。这使得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罕见的思想隼锐、艺术迭新的一代旗手。”
  吴先生的精神朴实高尚,是我们崇敬的一代师者。他一生捐出来的作品数以千百计,几乎包括了他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2009年底,他将56件近年力作和16件珍贵名师收藏捐给浙江和母校。这些作品连续数月在浙江美术馆展出,感动万千观众——他总以炽烈的激情、赤子的热忱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吴冠中先生的人生历程几乎就是他的艺术历程。91年前,他生于一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变迁时代,这是他艺术道路展开的基本语境;74年前,他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在工科和艺术的分道口上投奔了艺术,并在林风眠的启发下奠定了“融贯中西”的艺术总路线;63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公费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投身西方现代艺术的研修;60年前,他学成归国,决定以艺术创作报效祖国;31年前,他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提出“形式美感”的理论思想,质疑“内容决定形式”在方法论层面的唯一性,在当时画坛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开阔“新时期”美术思路的作用;27年前,他提出了“风筝不断线”,强调艺术作品不应失去与广大人民的感情交流;18年前,针对画家以技法程式的模仿代替精神追求的弊端,他喊出“笔墨等于零”的口号;此后,他继续以无畏胆略和率真性情自觉担当起超越传统和开拓创新的使命。
  吴冠中曾说,“模仿不是艺术,儿童和鹦鹉才学舌”。融合与突破的理想使他在以中国文化为根本的“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现代化”的“跨语言实践”中上走出了一条齐头并进、水陆兼程的不凡之路。本次纪念特展也正是基于这点,用本馆所珍藏的(大部分属吴先生无偿捐赠)31件油画和29件水墨为两大板块组成“油彩”与“墨彩”携手式的基本结构,点缀2件水彩,使观众领略这位融汇中西的艺术大家的风采。
  在20世纪向21世纪文化转型的关键点上,在探索造型艺术自身诗学与意境的道路上,吴冠中创造性地贡献出一种以融合中西为鲜明特色的“吴体”。这位成就卓著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以其在艺术实践和学术主张中胆敢独造的创新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一座令人仰止的艺术高峰。
  斯人已归云山外,其艺永存天地间!

人物评价:
  中国流艺术第一人朱明之感言:
  1.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为中国绘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艺术,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艺术创作理念,其油画《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代表作品深入人心!
  3. 吴老在中国流艺术朱明的心中是一位最受尊敬的中国大师级艺术家和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油画大师之一。但在中国,不缺宏大的艺术作品,更缺符合人类主流审美的绘画艺术,尤其是传承中国几千年国画艺术的中国新抽象国画艺术!这正是我们中国有为青年艺术家的未来努力的艺术方向和新艺术之路。
  4. 朱明向他默哀致礼!并问候吴老家人!

艺术评论:
  有感于吴冠中的一句话:“只求作品表达作者心意,一切技法都是奴隶。”
  中国流艺术家朱明的评论是:
  1. 艺术家是这样的一种人:应该是艺术追求的执著者而非普通的一般爱好者和追随者。
  2. 能出一流的艺术作品,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家。
  3. 极富个性气质的艺术作品,并被主流大众所认同,方是艺术家的好作品。
  4. 极其认同吴冠中的这句话“只求作品表达作者心意,一切技法都是奴隶”,因为艺术需要个性的“激情”和个性的“飞扬”,是心灵的真实写照与艺术表达,任何已有或固有的“一切技法”只能代表“艺术原味”的过去,并不代表艺术家的“明天”或明天的“艺术新味”,任何“超越”和“创新”,都是对已有艺术或固有艺术的“革新”,甚至“颠覆”。
  5. 艺术和艺术品,永远是生命的创新的唯一的个性的艺术家的“艺术表白”与“心灵呈现”。

作品概述:
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珍藏30年的吴冠中先生油画《北国风光》,这幅油画精品经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成功,被拍2700万人民币。这幅作品是吴冠中当年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绘的大型壁画的画稿,吴老评价这幅作品:“画稿并不小,并且是尽了全力的,所以其实不再是‘稿’,已体现了巨幅作品的最终效果。”此幅作品描绘了中国北方自然景象的气势磅礴,融合了中国笔墨的细腻与西洋油画色彩的和谐,作为吴老极为珍贵的画作。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桑梓助学基金会资助特困大学生就学。
  保利拍卖“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绘画作品”专场2011年6月3日晚间在京举行,吴冠中的《狮子林》以1.15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新纪录,这也是画家个人作品拍卖最新纪录。本场25件作品全部成交,除1件拍品过亿外,还有14件拍品过千万,总成交额达5亿元人民币。这些作品分别来自全球十余位藏家,既反映了吴冠中艺术在全球的认可程度,又代表了画家个人的最高水平。尺幅达144cm×297cm的《狮子林》是吴冠中点、线色彩系列中留存民间的最大尺幅作品。该拍品以5000万元开槌,经过数十轮竞逐,最终以1亿元落槌,加佣金成交额达1.15亿元,刷新了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
  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表示,经过本次专场拍卖,吴冠中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单件拍品过亿的现当代艺术家,这必将掀起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新一轮热潮。
2011年11月19日晚20点30分左右,在北京艺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年秋季拍卖会“生命之流——吴冠中《长江万里图》”专场上,吴冠中的《长江万里图》 以8000万元起拍,经过2个电话委托和3个场内买家的15轮竞价,最终以1.3亿元的落槌价被958号男性买家购得,同时,也以成交价1.495亿元(含佣金),超越了今年保利春拍中以1.15亿元(含佣金)成交的《狮子林》,刷新了吴冠中单幅作品的拍卖纪录。

罗列吴冠中画作价格的变化或拍卖成交率无疑会令读者厌烦。概言之,他是中国在世画家中画价最高的。毋庸讳言,大多数人是因为他画价的惊人而引起对他画作的兴趣。 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画价变化,恰恰是他最不关心的。画价价值连城,他本人却生活简朴,不尚虚华。
  在吴冠中先生眼里,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市场价格高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同样,价格低了,也没必要沮丧。艺术品的优劣,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后人往往更清楚,更准确。
  庄子曾谓“凡外重者内拙”。吴冠中则如是说: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智者所见略同。

关于“笔墨等于零”
  吴冠中:这个观点太陈旧了。我的意思是第一不能离开画面,脱离了画面,单独的线条、颜色都是零。笔墨不是程式化的东西。

一以贯之的认真
  早就听说吴冠中先生是较真儿的人: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的毁画行动,目的只有一个: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不久,笔者便亲身领略了吴冠中的认真劲儿。1993年初,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与香港东方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东方杯”国际水墨画大赛,邀请吴冠中,张仃、刘迅、刘勃舒、朱乃正、邓林、袁运甫、王明明、李松为评委。评奖的当天上午,七十多岁的吴先生准时来到人民日报社,穿一身休闲的西服,脚着运动鞋。
  第一轮,淘汰不佳的作品。礼堂四壁挂满画作,有的只能放在地上。粗劣不堪的作品自然遭淘汰,但形式不错的也会有同样的命运。每每见到模仿评委画风的作品,评委们都会会心一笑:拿下!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选。模仿妨碍艺术家的真情流露。担任评委会主任的吴冠中给大赛的题词是:“自家真情,勿效东施。”
  第二轮,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吴先生认真地审视每一幅作品,远看近观,有时屈膝下蹲审视作品,不时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整整忙碌了一整天。
  再后来,我们和公众一起领略了这位艺术家的认真劲儿。对簿公堂恐怕是吴冠中抗争最激烈的方式了。1993年11月,74岁的吴冠中状告两家拍卖公司拍卖假冒他名义的伪作《****炮打司令部》侵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最终,吴冠中胜诉。
  为何眼里揉不进沙子?艺术家应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骗得了今天的人,骗不了明天的人,”吴冠中告诫人们说。

出入与拖鞋
  中国书画之道,深不可测。历代名家非常注重处理好入与出的关系。入,方能领略前人用心处之妙;出,则能运用得透脱。
  吴先生曾经形象地概括了处理出入关系的诀窍。他曾这样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哪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方有自我,信然!

喝茶与喝酒
  吴冠中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清朝画家虚谷活到现在的话,他很想请他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他喝酒,他却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以笔者的粗浅理解,虚谷的灵魂在略显生拙的画作中显现了;而张大千、任伯年们却因技术的纯熟而泯灭了自我太多的东西。

变则通,通则久
解读吴冠中无疑是一种徒劳。画家像是一个喜欢玩捉迷藏的顽童,当所有的艺术评论家拿着绳子要把他捆个结实,却发现难以措手:他总在不断地变、动!因为结论往往产生于终点,而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却没有终点。所有的标签都不适用。如果勉强要下一个结论,只能说,变,不断寻觅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手段,就是他的主线。
  吴冠中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当他的艺术观点被断章取义为“笔墨等于零”时,有的人期待吴冠中挑起全盘西化的大纛,出乎意料的是,吴冠中强调起当代水墨画与传统文化必要的联系,甚至对西方油画也产生了怀疑,他说,今天他对西洋现代美术的爱好与崇拜之心念全动摇了……
  这种变是真诚的,不是投机,是郑板桥所谓的灵苗自探的漫长过程。最终他得出结论: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
  吴先生曾经直率地表示,他所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把作品创作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至于是否把不跟外国人走,实行民族化,建立中国自己的面貌等作为中国人创作的标准,都不是重要的。太多的选择会带来太多的负担,无所适从才会最痛苦。他是不管用什么工具,也不会有意搞中西结合,艺术就是不择手段,百无禁忌,一切自有后人评价。真可谓大象无形,大艺无疆!
去年,吴冠中曾在文章中写道:“从艺以来,如猎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弯弓射大雕。不获猎物则如丧家之犬,心魂失尽依托。在猎取中,亦即创造中,耗尽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虽瘦,心胸是肥硕壮实的。”自评新作道:“反刍之草,沧桑味苦,却更接近人生真味。思往事,往往更概括,更突出了某处眉眼,画面随之而呈现简约,强调创痛,呈现无奈——人生之曲,不凭音色悦耳,当亦有未老、将老或老之知音。”吴先生曾说过“一切艺术不止于音乐,而进于诗,诗更蕴人情”。观其近作,令人不禁想起晚年的八大山人,可谓异代同心、一脉相通!

“一个鲁迅抵二百个齐白石”
  吴冠中:我说过这话,我现在还这么认为。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抵得过二百、三百个齐白石。齐白石可以没有,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但是鲁迅不一样,我是单从社会功能上说的,他们的影响不一样。齐白石画得很好,我也很喜欢,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鲁迅。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要软得多。

最富传奇性的一幅画
  《一九七四年·长江》是吴冠中画作中最富传奇性的一幅。该画长603厘米,高19.5厘米,是一幅画在纸上的油画长卷。画在纸上的油画很少,为何这幅巨作却是在纸上完成的。据介绍,1974年北京饭店装修需要创作一幅大型壁画,计划以长江三峡为题材。黄永玉、袁运甫等几位艺术家接到该任务,55岁的吴冠中也被从农村调回。他们为壁画创作赶赴长江写生,长达3个月,行程逾万里。但受到“批黑画事件”影响,此次创作最终夭折,吴冠中根据写生素材画了一幅画稿,由于是稿子,便画在了纸上。之后,吴冠中搬了几次家,此画稿辗转迁徙也被逐渐淡忘。直到2004年春节,吴冠中长子吴可雨从新加坡回来,无意间在床下闲置的杂物抽屉中发现了一个旧信封,里面有一卷没有落款、没有题名的油画,他拿着画忙去询问父亲,才知道这就是被认为已丢失多年的《一九七四年·长江》。30年时光匆匆流逝,该画纸背发黄变脆,但画面完整无损,油色尤鲜,后经吴冠中友人装裱师张世东精心装裱,这幅长卷被托裱在6块对接的纸板上。此画乃吴冠中的精心之作,而恰恰在1974年,吴冠中从油画创作向水墨创作转变,因此它又被专家称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早在2004年6月在中华世纪坛和2005年9月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时就由于曲折身世引起极大轰动,其归属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出于安全考虑,这幅作品一直被放在新加坡。可以说,30年前一个不经意的遗忘,却促成了今日之回归。
  与《一九七四年·长江》相比,吴冠中捐出的另两幅水墨作品《江村》和《石榴》也毫不逊色,在巴黎、香港展出后,一直留在新加坡,此次是近期内首次回国。两幅作品均在4尺整幅宣纸上创作,是典型的“吴家作坊”作品。《江村》创作于 1991年,描绘了四川北部大足河一个山坳里江村的风光。画面以黑色几何构成为主,银灰色的坡岸,围绕村落,江上波光成线,是吴冠中乡情的寄托与慰藉。《石榴》创作于1992年。吴冠中对曾下放河北获鹿县李村的石榴留下了难忘记忆。在画面上,墨枝交叉,直线、弧线,收缩、放射,竭力发挥线之体量,饱满的果实表达了生命的充实和无限。
  2006年9月,他将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长江》及水墨画《江村》、《石榴》3幅作品无偿捐赠国家,并永久珍藏于故宫博物院,87岁高龄的吴冠中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次作品捐赠。8月27日,在故宫博物院太和门广场举行了“奉献——吴冠中《一九七四年·长江》等作品向国家无偿捐赠仪式暨吴冠中历年捐赠作品汇展开幕式”,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受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委托代表文化部向吴冠中颁发了捐赠证书,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党组成员冯远和著名画家黄苗子、袁运甫等出席,郑欣淼、冯远先后致辞。由文化部主办,故宫博物院承办,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等协办的“奉献——吴冠中历年捐赠作品汇展”也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城楼开幕。
 
画家箴言
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中国画近亲结婚,代代相因,越来越退化,甚至变得越来越猥琐。
  我很幸运:出国前,是跟着潘天寿学的中国画,他是完全传统的,本人画得很好。后来我在巴黎学了3年,看遍了欧洲的艺术馆,知道西方艺术好在哪里;回来后结合国情,加以表现。我明白,传统的东西过去了,强调也没有用,鲁迅早就点出来了。回到传统是不可能的,抱着传统死路一条。但中国有大量画家不懂西方艺术,接受不了,有人连马蒂斯都骂,对西方艺术一律排斥打击,其实是束缚了自己,结果只会因袭古人,不会创新。中国画家凡是有点创新的,都学过西画。西方的大评论家对东方艺术不排斥,会欣赏。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香港举办了一个现代中国画展,媒体突出宣传两个重点主题:黄宾虹代表传统,吴冠中代表创新。他们评价我是叛逆的师承,“代表了一股巨大的超越传统的创新力量,令国画艺术焕然一新。”我在艺术上要求太严格了,考虑到百年以后的中国画前途,只是苦了自己……
  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感情有真假,有素质高低的不同,有人有感情,但表达不出思想。我现在更重视思想,把技术看得更轻,技术好不算什么,传不下什么。思想领先,题材、内容、境界全新,笔墨等于零。

生前捐赠
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深夜在北京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1岁。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著名教育家,为中国绘画的传承、发展、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断探索东西方绘画,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
  就在6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宣布,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再赠5幅水墨作品给香港艺术馆作永久收藏,作品将于7月23日在香港艺术馆举行的“独立风骨吴冠中捐赠展”中亮相。
  据介绍,这次香港艺术馆获赠的5幅画作均为水墨作品,其中4幅为今年的新作,包括《休闲》、《幻影》、《梦醒》和《巢》,另一幅为2001年创作的《朱颜未改》。
不幸逝世
  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引述吴冠中曾经任教的清华大学所发布的讣告,其中称吴冠中“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逝世。”报道也提到,遵照吴冠中生前遗愿,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 吴冠中在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与新加坡有深厚渊源。2008年9月,高龄89岁的吴冠中将个人113幅,当时价值约6600万新元的画作捐给新加坡美术馆,在中国和新加坡引起很大反响。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周五深夜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交易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