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扰龙松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年
- 展厅面积:300平米
- 地 区:四川-成都-其他
尺寸 | 68.5x137.5(cm) | 创作年代 | 1928年 | ||
---|---|---|---|---|---|
作品分类 | 书法 | 字体 | 其它 | 形制 | 立轴 |
材质 | 纸本 | ||||
作品标签 | |||||
适用空间 |
作品介绍
张大千 1928年作 黄山扰龙松 立轴
立軸 設色紙本
1928年作
鈐印:「張爰印」、「大千」、「季蝯私印」、「大千居士」、「苦瓜滋味」
款識:1.一上丹臺望,千峰到杖前。雲陰封曲徑,石壁劃流泉。聲落空中語,人疑世外僊。浮丘原不遠,蘿戶好同搴。擬石濤和尚筆法寫於大風堂。張爰。
2.山之奇兮黃之峰,峰之奇兮多奇松。真奇那得肯輕示,一峰拔出蹲擾龍。擾龍盤旋數千丈,枝枝葉葉爭搶攘。我來遊觀不敢捫,金光逼逼若飛屯。翠髯紫鬣亦奮迅,風雷呼起山山應。吾將拾取在毛錐,興到臨池逢人贈。此大滌子題所畫黃海擾龍松也,因用其稿,並書其句,非敢掠美,藉藏吾筆。戊辰上巳。大千漫志於海上。
出版:1.《名家翰墨·張大千前期山水特集》,P29,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5月。
2.《中國名畫家全集——張大千》,P16,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3.《中國畫研究叢書·書畫同源·張大千》, P24,榮寶齋出版社, 2013年。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張大千畢生廣遊名山大川,卻始終將黃山推為至美之境。大千對於黃山的偏愛,既是源於其師李瑞清「黃山看雲,泰山觀日,實屬平生快事」之語的影響,亦與其山水畫藝術歷程的「集古摹古」始於黃山畫派石濤、弘仁、梅清不無關係——曾雲「漸江得黃山之骨,石濤得黃山之神,瞿山得黃山之變」,可見其臨仿古人用功之深。
一九二七年,大千首次遊覽黃山,居於山中看雲觀海,古畫名跡與實地勝景兩相激發,感嘆「忽有所悟」,於是「跳出桎梏,揮灑自如」,終得參悟造化。
本幅寫於一九二八年,取黃山奇勝之一的擾龍松入畫,謂用大滌子稿並書其句。實臨自石濤名跡《黃山八景冊》其中一開。該冊石師寫於康熙十五年(1676)後,攝黃山蓮花峰、白龍潭、湯池等勝景入畫,每開附長詩一或兩首,堪稱詩書畫之絕。民國初年尚未流失域外,據載陳半丁早在一九二四年已有臨本。後歸東洋住友寬一,入其京都泉屋博物館。
本幅取其稿,但大千自出機杼,筆下展拓天闢地之功,將方寸之冊頁擴為四尺全開大中堂,畫中一樹一石,鉅細無遺,但在畫面擴張之餘,不弱其細緻精鍊,復現大幛體勢氣魄之雄渾。其用筆細緻,樹石勾勒精準而不淪瑣碎;設色蒼潤明淨,令畫面自生清麗秀逸之韵,這又有別於清湘之沉穩厚重,卻不掩大千自我面貌的呈現——寓目于山河而採之筆端的傳神雋逸,實屬其早期擬石濤筆意寫勝景之佳作。
作者介绍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