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6年
- 展厅面积:60平米
- 地 区:台湾-台湾地区
大塊.圓神 II-鄭建昌創作個展
- 展览时间:2015-05-10 - 2015-06-26
- 展览城市:台湾-台湾地区
- 展览地点:台南市仁德區成功三街102號
- 策 展 人:
- 参展人员:
展览介绍
就以台灣藝術發展的脈絡來看,一些經歷戒嚴與解嚴時期的藝術家,在解嚴前後,都瀰漫著具有批判性與爆破力的後現代風潮,無論是本省籍或是外省籍的藝術家都會參與了這場控訴儀式,直接或間接地表達了他們對於威權體制的懷疑與不滿。當然藝術家鄭建昌也不例外,從他早期與幾位藝術同好組成的「台北新藝術聯盟」,並以台北都會風景為主要創作的題材,來捕捉人與都會的關聯,無形中已經可以看到鄭建昌創作所關注的視角。
隨著在1984年為了尋根、紮實的重新了解並體驗生長地的文史與生活,及不願隨波逐流於西方藝術強勢藝潮的波瀾,毅然決然回到故鄉嘉義。歷經台北都會的洗禮,在自己的故鄉才真正體會到土地的存在與歷史的定義。
因此也逐漸奠定他未來創作的思維模式文獻創作,讓他有機會重新的思考台灣這片土地。兒時時代所歷經戒嚴時期的膽戰心驚與在參與解嚴之後控訴儀式,讓他更懂得愛惜與珍惜這塊土地。
觀察者的角色是鄭建昌從事創作的必備過程,他在觀察的同時,也重新找到自我;同時也是他觀照自身、省思生活以及發掘生命意義的一種方式。他在這片土地裡尋找自己孤獨的喜悅。同時在某種反射回來的情境中,從被觀察的對象裡,發現了自己真正的存在。從他的作品裡,我們可以一一的感受出來,這些情感反應更與創作者所處的「位置」有絕對的關係。
這幾年來「文獻創作」的形成,代表藝術家鄭建昌自省的能力增強,同時顯示體認到土地與人文日益消失的可怕,他藉著「文獻創作」閱讀進行一次一次的心旅,如同記錄著臺灣土地的淪亡及重生的過程,藉以呼籲人們應正視日益惡化的人文與土地現象,挽救那即將消失的土地與人文。他的作品就如同日本宮崎駿的動畫作品般有扣人心弦的場景。他的語繪形式特性創造出神奇而豐富的想象空間,同時賦予作品極其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題,並展示了他對這時代脈搏的各種社會現實的問題思考。
鄭建昌將生活全心遁入這塊土地的人文風景,在繪畫紀錄下顯現其對環境、土地、族群、文化沈默而忠實的觀察,也為現下仍舊存留的諸多議題 提供了諸多的文獻探討。他這種對台灣土地人文的關注,我們是必須要在時間上慢慢的等待才會顯現出來。這次在102藝術空間展出,希望觀者可以藉由他的作品,更進一步了解與關懷台灣的土地與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