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RONG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9年
  • 展厅面积:
    218平米
  • 地  区:
    北京-朝阳
您所在的位置:RONG空间>展览>展览详情

互助社

展览介绍

“互助社”由策展人盛葳发起,并邀请到蔡远河、李飒、胡庆雁、卢征远、罗苇、秦观伟、谭天、徐跋骋8位艺术家以及RONG空间总监周维共同参与。“互助社”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旨在革新“策展”和“创作”方式的讨论平台和实验过程。所有参与者共同组成互助合作社,执行包括创作、研讨、论坛、传播、写作出版、作品改造等在内的子项目。该项目于 2015 年 6 月启动,至 10 月 11 日展览开幕结束。

“互助社”是艺术生态和系统的缩影,它最终关注的,不仅是孤立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更是整个艺术制度是如何构成、运作、生效、循环的。换言之,“互助社”就是一个小“艺术世界”: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经营者、收藏家、艺术机构、专业媒体等因素共同参与和构建了它。每一位“社员”都在其中生存、创作,构成了该项目进行社会考察的不同个案。这不仅将艺术创作及其过程的复杂性直接呈现出来,同时也推进了“展览”自身的实验。

 

“互助社”子项目之一:互助创作

在“互助社”内,8位艺术家分别提交展览创作方案,经由“互助社”共同(匿名)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艺术家本人决定采纳或否决意见,继而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或重新提出方案。经过4轮讨论和改进,艺术家最终定稿作品:包括蔡远河《世界越激烈,艺术越诗化》、李飒《disembedding》、胡庆雁《未来开发计划:一件前卫石雕》、卢征远《代号“白云和黑土”》、罗苇《最后展出的作品是我在布置你们的作品得同时完成了我的作品》、秦观伟《不好意思》、谭天《Americans》、徐跋骋《新年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有艺术家对所有意见全单照收,有艺术家拒绝一切意见,有艺术家将他人的意见纳入自己作品、作为作品的一部分,有艺术家雇佣他人进行艺术创作……不仅显示出他们自身的创作观念和线索,同时也对“互助社”(艺术制度)自身提出了思考的契机:什么是艺术?艺术作品是如何被创作的?艺术创作受到何种因素的何种影响?艺术家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探讨、争论、争吵,还是赞同、误解,都是注定会必然发生的。

 

“互助社”子项目之二:作品改造

RONG空间提供了一件艺术家封塔纳的绘画复制品,所有艺术家按照自己理解的“优秀当代艺术”标准,以接力的方式,轮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封塔纳在未经任何描绘的画布上割开口子,终结了“绘画”自身。在该项目中,艺术家的轮番修改显示出他们对“艺术”的不同理解:有艺术家为其增彩添色,有艺术家任由其丢失从而将它转换为图片,有艺术家将图片转换为二维码在网络中漂浮,有艺术家将数字文件重新赋予物质属性变回“艺术品”,有艺术家将得到的作品直接出售、把钞票交给下一位艺术家……

“作品改造”的传递并不是、也没有成为对“原作”逻辑的延续和完善,而是变成一个全新的创造过程,每一次修改都是“作品”的一次新生,没有人知道它曾经被改造成什么样?最终将会变成什么?但正是这一无法预知的过程,使人们对之充满兴趣和期待。

 

“互助社”子项目之三:写作出版

所有“互助社”社员从入社当天起,开始记“日记”,记录该项目进程中对于自己而言有意义的所有信息和想法,不仅包括与展览直接相关的事情和思想,也包括与之有间接关系的个人生活。配合各类草图和图片——iPhone记录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集合成书。

每位“互助社”的参与者介入组织的程度、性质、角色亦是大相径庭,那么,不如让每个人从不同角度记录自己的策展、创作和生活,这无疑将有助于立体多面地了解和看待“互助社”和每一个极其具体的个人。因此,最终的出版物不是一本画册,而是一本可以阅读的日记、散文,一本记录艺术家创作和思想的学术文集,也是一本策划指南和创作手记,还是一本“罗生门”式的小说。

 

“互助社”子项目之四:开幕演讲

开幕当天将举行集开幕式、新闻发布会、学术论坛性质于一体的开幕演讲。围绕这个特别的“展览”,对艺术策划、艺术创作、艺术媒体、经营收藏进行讨论。无论是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媒体、观众,都可以参与发言和讨论。发言内容不限于“学术研讨”和“新闻发布”,而是可以围绕“互助社”进行任何相关发言讨论,以深化对该项目的理解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