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顺德名门艺术中心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艺术的摇篮 艺术的盛宴 品味
    确定
  • 经营时间:
    25年
  • 展厅面积:
    1200平米
  • 地  区:
    广东-佛山
您所在的位置:顺德名门艺术中心>画廊动态>正文

预告:鹭隐(第二回) 方政和作品展

2018-03-28 14:23:59     

开幕时间:2018年3月28日下午3时30分

展出时间:2018年3月28日——4月6日

展出地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富华路13号 名门弘艺馆


 

独立荒寒千秋雪        豁然开朗万木春

——方政和花鸟画的慧境

文 / 周 睿(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政和在南艺读研选修我的书画美学课时,已经是在全国渐露峥嵘的工笔画家,也许是授课内容的点滴感染,他主动送我一本画集。虽然页数不多,但其中的《几度秋霜》与《宣和往事》,满目荒寒,直教人肝胆莹彻,顿入孤光自照之境。想起来已有十年的光阴了,但大雪压竹的咔咔声似乎还在心里回响。那时我便觉得政和有不同于一般花鸟画家的悟性和夙慧,有一种触境圆觉的超然心智。

    说起夙慧,就要谈宋人的花鸟,无论是黄家的精工典丽还是徐熙的松秀野逸,其实都为理解造化与心性打开了多维的向度。政和学习黄家花鸟的造型和笔墨可谓精能至极,但他说自己的个性更倾向于疏阔、纵逸和抒写性,所以他偏爱野逸的传统,从徐熙、崔白、李迪等人的作品中获益良多。他的雪竹、芦荻、枫树以及鸷禽系列,反复重现经典的神韵 ,在工致、细谨和妍丽之外,他要为自己拓一条更宽更活的路,要超越形式美去表达更丰富的自然之趣和内在性情。

    青年时代大多有“望尽天涯路”的迷惘惆怅,也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爱和孤胆奋进,这份幽曲沉郁的情怀凝定在政和早期的怀古作品中,尤其是雪竹题材,《几度秋霜》和《宣和往事》里,霜雪凌侵,裂竹槎枒,或孤鸟独立,或蜷缩取暖,衰叶纷披一片萧飒。每个人都会有被生活和理想重压砥砺到疼痛、窒息以至崩裂的时候,这些隐秘的身心之痛,被寄寓在画的意象中,让人想起老杜“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怆然,然而这一切的激越和伤痛,在雪后的静穆里都渐渐退却了,洗练出一种超然与光芒,脱壳而出的自我主体坚挺、凛冽而清明。

    政和以生宣作工笔,似乎是有意难为自己的用笔。《晴雪鸷禽图》里繁密枯败的野草丛,在瑟瑟秋风和点点残雪中倒伏飘零,鹰隼侧翼翻飞,野雀惊悚逃逸。为了营造萧瑟和肃杀的意境,他多用枯笔、涩笔、颤笔断续错杂勾勒,让我想起了京剧里的程派,不同于梅派的华丽圆畅,程派似乎每一个字、每一个小腔都在延宕,时而沙哑,时而幽婉,既曲折回环又荡气悠远。政和守在工笔画的界域里,却在尝试用各种方式打破这种工致流丽,也许不能做到像傅抱石那样大开大合地破锋皴擦点染,却在纸性、笔性和意象的选择里用心良苦,寄寓人世的艰涩、局限与隐在的竞争厮杀。

    猛禽题材在当代工笔花鸟界中被选择的寥寥无几。近代以来,花鸟画的雄健霸气似乎都被写意派夺去了,工笔花鸟大多选择了雍容优美的鸟类形象。然而宋元的花鸟依然是王气森然的,所以政和在《回望宋人——隔断千山》和系列鸷禽图里,反复重现了鹰隼的英武之气和睥睨天下的桀骜,在一片柔靡的工笔花鸟之风中凛然独立。这让我想起初唐四杰之一的陈子昂,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写道:“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有文献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其实工笔花鸟画界何尝不是风骨衰弱、彩丽竞繁、兴寄都绝呢?政和对人生和理想有深刻的体悟,注重花鸟画的兴寄,内心涌动着时代的壮志激情,因此他努力振拔花鸟之风骨,鼓荡花鸟之气势,虽不能达至潘天寿般的霸悍,却也要不失其恢弘与抗争的力量。

    政和受潘天寿的影响是隐在的,他将潘天寿的图示作了优美含蓄的转换。这些年作了一系列的湖石幽鸟图,太湖石的构图比例往往占到一半以上,而且不似通常对石头瘦透奇峭的处理,而是用积墨法突出石头的浑厚朴拙,又不失灵韵。这些湖石,如政和的耿介稳重和定力,不再像竹子那样容易碎裂感伤,所有的风霜雨雪、野鸟水禽都可以轻盈地在石头上落下,带来天地的消息,带去人世的悲欢,而我自如如不动,看潮起潮落,鸢飞鱼跃,自在通脱。最近所作的经幢霜禽图,也多有超迈从容之相,经幢石塔的厚重沧桑,仙鹤白鹭的悠闲飘逸,涟漪的淡宕舒缓,似乎早已达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随缘任运之境。

    几度风雨秋霜,天地极阴之时而一元阳气已复,春天总是如期而至,如此的盛大美艳,没有哪一位工笔画家能抵御这一场场盛宴的邀请。政和也不例外,他选择了硕大的绣球,不以折枝的梅、桃为主,这些即兴的小小主题曲不足以表达浓烈的春意,他要堆云叠雪,铺张扬丽,要用一场绣球的交响乐来演绎春天的轰然而至,这样的排山倒海又素雅玲珑,不仅是对明代陈淳《万玉争辉图》的致敬,更是对自己内心自然之神的最高崇仰。正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生命在盛大美艳至极的时候,不仅是耀眼的,更是灼伤人心的,让人转瞬跌落到生命易逝的时间之流里,徒生凄迷的挽歌。所以,在《只恐繁英明日落》的绣球深处,一只盛装的红翅黑鹂,被匆匆的时光惊醒,急切地呼唤:就此停留,就此停留……真正意义上的工笔画家都是多情而感伤的,因为注目太多的繁华流荡,自然会比常人有更多的哀矜。“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张定浩在解读谢朓的诗句时说:“在中国的诗中,这样的悲无穷无尽,但在其最好的时候,却不是悲伤和悲哀,而是悲悯的,宛如和神朗然相对。”政和在绣球的背后,似乎渲染着一层浪漫缱绻的诗韵,但诗韵的背后,朗然站立的却是悲悯和神性,这才是真正穿透花鸟的表象,洗尽铅华,引领观者达到的圣洁之境。

    今天的我们,受科学和世俗功利观的笼罩,失落了太多的诗意和神性,在城市的圈禁和狭隘的自我中沉迷,而纯粹的花鸟画家,用他们的深情和智慧默默守护着自然之神,唤醒了我们的美感和对精神救赎的渴望。但丁在《天堂篇•第三十三歌》中咏叹道:“我看见全宇宙的四散的书页/完全被收集在那光明的深处/由爱装订成完整的书卷……”在杰出的花鸟画中,所有的花瓣和片羽,都在光明深处聚集,被深沉而博大的爱意连缀成宏伟的画卷,朗朗如日月入怀,轩轩如朝霞并举,让人肃穆、顿悟、欢欣,通往粲然圆融之境。

 

2018年1月17日于龙园西楼


 

方政和

1970年生于福建云霄。1991年毕业于集美师专美术系;200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师从江宏伟先生。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

█ 参展

2016   “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学术提名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

2014   “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特邀

2013   “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特邀

2011   “第八届中国工笔画大展”特邀

2010   “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特邀

2007   “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览”优秀奖

2007   “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展”(与江宏伟先生合作)

2006   “第六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铜奖

2005   “纪念蒲松龄诞辰365周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金奖

2004   “全国首届中国画电视大赛”银奖

2003   “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银奖

2003   “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

2002   “第五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

2002   “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金奖

收藏

2007   《湖州旧忆——十顷繁荫风满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欣赏

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136x59cm  2018年

 

潇湘晚凉图(方政和、方钦桅合作)

186X176cm  2009年

 

春梅双栖图 70x42cm  2017年    

朱雀图 70x41cm  2017年  

  沉香往事(1) 36x32cm  2005年


 

      后 记  

    政和曾聊起用生宣作工笔的缘由,在材质选用的背后,其实是在寻觅性灵的表现通道。自从随江宏伟先生学习以来,他看到了一种颜色与熟纸相互阐发的绵深境界,温润晶莹,既璀璨缤纷又纯粹空灵。这其实已不只是技法的高妙展示与物象的精美呈现了,这是江先生心性光辉对生命的悱恻与照亮,对四季情怀最大程度的保存与淹留,是在克服时间与虚无的吞噬中对存在的一种唤回。这是属己的个人的历史,所以政和能从中获得觉悟与心怀感恩,不仅是因为江老师在技法和视野上的提点,更由此而获得了一种人生境界和心性智慧的开示,并照彻了自我主体。因此,他在转益与博涉中一以贯之,为自己偏于野逸、疏阔的性情找到了最恰当的材质和技法,记录下属己的存在之思和心灵历史。  

    政和的绘画经历辗转在福建、南京和北京三地,地域文化的差异让他经常以一种移民身份跳脱出来看待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具有了更多的包容及融合性。其实,对于新工笔的画家来说,在这个中西古今地域民族文化杂糅的时代,精神上的乡愁与归宿似乎成了永远的未定,而恒在照亮的只有在路上的自我灵明之心。这可能也是新工笔反复寻根又拓展他域的根源所在吧,就像《千里万里心里梦里》里的鸿雁,怀揣着古典的爱意与神性,飞翔在文化漂泊的现代之路上,不断地被安顿与抚慰,又不断地质疑与迁徙……                                                            

周睿   2018.2.25  


 

 

名门“弘艺馆”与你携手
 
共建交流展示的平台
 
欢迎关注并分享本平台
 
微信号:sdmingmenyishu
 
或搜索 “名门艺术”
 
展览热线:0757-28326038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