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顺德名门艺术中心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
  • 印象:
    艺术的摇篮 艺术的盛宴 品味
    确定
  • 经营时间:
    24年
  • 展厅面积:
    1200平米
  • 地  区:
    广东-佛山
您所在的位置:顺德名门艺术中心>画廊动态>正文

推荐︱龙瑞:话说叶其嘉和他的水乡画

2016-01-19 01:39:50 来源: 020艺术空间     作者: 龙瑞

叶其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顺德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佛山市顺德田园国画院院长。

先后在广州、香港、北京、珠海、佛山、常州市举办《叶其嘉水乡风情展》和《叶其嘉国画精品展》。

作品曾先后入选“全国侨乡画展”,“七届全国美展”,“92国际水墨画大赛”获铜奖,99NGO联合国IAEWP世界和平博览会获杰出艺术作品奖,“首届全国中国山水画展”,“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中国美协第12届新人新作展”,“第八届全国群星展”等。

200多件作品分别在《美术》、《中国书画》、《人民日报》、《画廊》、《国画家》等全国60多家刊物发表,中国画报和花城出版社以及四川美术出版社分别出版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叶其嘉画集》和《叶其嘉画集》及《中国国家画院书库2006中国画名家年鉴•叶其嘉卷》。2009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田园墨韵•叶其嘉中国画作品集》。

作品《春绿水乡》、《老村夜话》、《春艳》、《新绿》、《竹林人家》、《晓雾》分别被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军事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桂林美术馆、珠海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收藏。《风声、雨声、鸭叫声声》、《一村秀色》、《春雨初晴》等多件作品分别被选送美国纽约、澳大利亚悉尼、法国巴黎、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林间疏雨山外烟》68cmx68cm 2013 ↑

《秋水无声》86cmx70cm 2013 ↑

一种绘画风格的形成,技法的完备与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水乡画派形成与发展也是通过几代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才慢慢形成的,而叶其嘉就是致力于水乡画派成熟的实践者之一。

其嘉自小生在顺德,长在顺德,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溪一桥都颇为熟悉,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也正是这种水乡之情,赋予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创作激情,致使其将自己对水乡深厚的情谊融入到了艺术实践中,努力为大家描绘出一种亦真亦虚的田园美景,其嘉的画取材质朴,让人有一种随处可见,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实的体现,与此同时他精妙的技法,又使得流水、山雾、炊烟都如入仙境,营造出让人身处虚幻的灵境。

《乡间小路》68cmx68cm 2015

《古村逸趣》90cmx97cm 2015 ↑

同时在他的画面中细腻的笔法、线条与浓烈、鲜明的色彩也是交织使用、匠心独运,给人以美妙的感觉,画面的景色是美的,而远远近近的山村、高高低低的树木,错落有致,搭配有方,浓淡相宜,又是妙趣横生的。我们远远地看其嘉的画面,会觉得是那样的静谧的,但是定睛体悟,画里的事物又仿佛是动的,树枝在摇动,渔船在摇曳,鸟儿在鸣叫,整个画面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神往,这正是其嘉对其画面动静结合的审美的追求。

《清溪倚翠》138cmx70cm 2013 ↑

《春水人家》138cmx68cm 2012 ↑

当今画坛,水乡画家确有不少,但大多流于技法的堆砌,取材也是生搬硬套,直接将生活当中的景物移植到画面中,虽然似乎有了现代气息,实则本末倒置,失去了艺术的本体美,画品格调不高。而观其嘉的画,不仅是悦目的,而且是悦心的,不仅让我们领悟到了岭南水乡之美,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画者更深层次的艺术追求。

《白云人家》68cmx138cm 2013 ↑

《小浦闻鱼跃》68cmx138cm 2013 ↑

现今人们生活在嘈杂的都市中,心灵常常找不到栖息之地。宋代画家郭熙著有《林泉高致》,提到山石林泉胜景是“君子”所向往的,但他们不愿因渴慕自然风光而远离君、亲,面对山水画就可以“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充分领略自然山水的美,以解决“君子”厌烦世俗事务而又留恋功名的矛盾。然而古画当中的茅屋、渔钓、木桥似乎已经无法带给人们一种可望可居可游之感了,那么如何解决此一问题,而又不妨碍对画面本体的意境营造和笔墨语言的表现,这是值得每一位山水画家思考的,其嘉也正是在此疑惑中,不断探究自己的绘画道路的,他说:“真正让人赏心悦目的水乡画画面生动还不够,还要能让看画者明白画面的来龙气脉,不仅能够在其间居住,还能有让人细细玩味的地方,即达到可望可居可游的境界。因此他大胆提倡技法要创新,取材要贴近生活。比如他的作品中,新式洋房掩映在繁叶中间,色彩运用也很多元化。当然,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画家在创作中对现实之景加以主观的理解,然后再运用自己独到的笔墨语言和程式加以实践,其嘉深谙此理,他的画首先讲究的就是画面的意境和气韵,其次再赋以生活气息,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水乡画面貌,这也是他能够立足于岭南水乡画派,而又独树一帜的原因。

《水乡小夜曲》126cmx126cm 2004 ↑

最后,我相信其嘉凭借他谦恭好学、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以及对家乡所饱含的创作激情,将来定会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积雨暗林屋》70cmx138cm 2010 ↑

【其嘉画语】

每一位艺术家都要有自己的风格,这才有存在的价值。

我以为风格要自自然然的形成,这样生命力才会有持久。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是与艺术家的个性、爱好、气质有关,另一方面与艺术家的学识、经历、师承有关。

风格的形成不容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一步步实现的。但是,风格一旦形成之后,又要谨防公式化,要力避千遍一律。否则,艺术的活力和真义便会因些而失去。

我以为最好的风格面貌应该是既体现出作者一贯的理想、追求,又能根据具体不同的作品内容和意境去设计形式技法做到既有常又有变。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得奖与否其实与艺术追求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觉得获奖的作品未必就一定好,未得奖的作品也未必就不好,这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也有评委的口味和偏好。因此,有追求的艺术家一般不会受这些得失、名利的困扰。

一个艺术家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要继续发展,每前进一步都很不容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实,我认为艺术家在前进中的每一次停顿都是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这不是坏事,反而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审视别人,也有利于我们抓紧时间学习、补充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同时,更有利于我们冷静地查找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而作出有效的调整。

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先是视艺术与生命同等重要,能够用一辈子的虔诚去追求和修炼艺术。作为德艺双馨的追求者和实践者,我以为一方面首先要修身立德、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学识修养,在技艺上要有独到超群的地方,然后还要在去除一切以功利为目的前提下的“诲人不倦、传道、授业、解惑”,以造福社会益及乡梓并最终达到弘道。

《人约黄昏》138cmx68cm 2015 ↑

《雨后蛙声》138cmx68cm 2013 ↑

《云水人家》138cmx68cm 2015 ↑

《庭院暮韵》68cmx68cm 2015 ↑

《槛边春水》68cmx68cm 2013 ↑

《春寒》90cmx70cm 2013 ↑

 

 

小编微信| hwz302
合作联络| 541794294@qq.com

↓↓↓请关注020,谢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