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0年
- 展厅面积:200平米
- 地 区:北京-通州
铿铿三人行
- 展览时间:2015-01-01 - 2015-03-15
- 展览城市:北京-通州
- 展览地点:宋庄艺术园区原创艺术博展中心6号【AK艺术中心】
- 策 展 人:杨卫
- 参展人员:
展览介绍
铿铿三人行
文/杨卫
伊灵、赵德伟和刘国义三位画家要联合办展,嘱我为他们的展览写个前言,我当义不容辞。因为三位都是我的老相识,且跟我一样均都生活在宋庄,有着相似的经历与情愫。所以,作为同一个群体中的一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向外界介绍他们。这不仅是对他们的宣传,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认同。
伊灵是我的老大哥,相识已有二十多年。作为“圆明园画家村”的“村长”,在圆明园时期,伊灵就颇为照顾我,且一起经历了“圆明园画家村”解散之后的颠沛流离,与我可谓是患难兄弟。所以,对于伊灵的经历和艺术,我都比较了解。就经历而言,伊灵称得上传奇。自学绘画,后来在圆明园成为了众画家的“头儿”不说,单只说他八十年代骑单车全国旅行一事,就足以名垂史册。其实,伊灵的绘画作品,背后的文化资源,就是受益于当年的环国旅行。一方面,他在全国各地考察,作品中吸收了各种民间艺术的元素;另一方面,他游走天涯,阅人无数,作品中又采撷了许多复杂的人性与时政内容。正是这种巨大的包容性,铺垫着伊灵艺术作品的底色,使他的抽象绘画,摆脱西方抽象艺术的牵绊,而自成一脉的同时,又抽象成了一个个旁人难以理解的文化密码。所以,伊灵意识到这点之后,于近些年又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逐渐开始将自己的抽象语汇,与一些具像的现实符号相联系,尝试一些社会性的介入,以及更为通俗易懂的表达。可以说,伊灵的这种探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坚守自己的艺术个性,又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文化交流,仍是伊灵孜孜不倦的探寻之路。
赵德伟是青岛当代艺术运动的始作俑者之一,早在八十年代便在青岛组织、策划和参与过不少先锋艺术活动,是青岛当代艺术的标志性人物。2004年以后,赵德伟移居北京,落户在宋庄,开始用一种全球化的视野来重新审视当代艺术,并创作了不少夺人眼球的佳作。就赵德伟后来的艺术作品而言,大都与城市生活有关,作品内涵植入到社会生活的内部,也关系到当代中国人的痛痒。但有意思的是赵德伟的处理方式,既有波普艺术的语汇,又有表现主义的特征。这原本是艺术创作上完全不同的两种手法与观念,代表了冷与热的两极,而赵德伟却能够将其完整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如此把握画面的能力,使得赵德伟的艺术具有酣畅淋漓的视觉美感,在表达社会批判的同时,又彰显了强烈的艺术个性。
刘国义是从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闯出来的艺术家。在来宋庄之前,他在北京街头画画已有多年。正是这种艰辛的底层生活经验,丰富了刘国义的艺术视野,也使他尝尽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他的作品发轫于街头的涂鸦艺术,既是对这个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亦是对生命苦难的一种审美超越。在表现手法上,刘国义吸取了波普艺术和卡通绘画的某些元素,但又剔除了其中的社会话语,而是将自己的白日梦和许多奇思怪想植入其中,从而使他的画面挣脱真实的原型,呈现出了某种荒诞不经的超现实意味。可以说,刘国义是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为精神营造了一个避难所,创造了一种属于现代人的视觉图腾……
中国人非常重视“三”的数字,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可见“三”是通向无限可能的一个途径。故而,又有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一说。我不知道伊灵、赵德伟和刘国义三位画家联合办展,是不是也有相互学习的意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当代艺术已不同于传统艺术,其最大不同,就在于当代艺术更加具有公共意识,重视社会批判,也重视文化交流。所以,三个人联合办展,可以相互促进,彼此唿应,甚至还可以取长补短,从而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丰富性,以及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也许这就是此次伊灵、赵德伟和刘国义联合办展的文化意义吧。预祝展览成功!
是为序。
2014.12.17于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