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悦艺美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10年
  • 展厅面积:
    513平米
  • 地  区:
    广东-佛山
您所在的位置:悦艺美术馆>展览>展览详情

“载情的符号”——叶向明写意主义作品展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如何讨论叶向明

文/武少宁

讨论叶向明的艺术问题,绕不开人性话题。

乍看,叶向明的作品有点像新达达主义或波普艺术所传递的某些信息。但实际上,在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双重性之间,艺术家有非常细微和复杂的表达,似乎证明了他内在情绪是多向的,是更大范围的精神探索和思考,同时也显现,他内心有更多忧郁、孤独的情绪在流淌,介于此,我对叶向明在艺术上意图表达的多重情绪产生了兴趣。这里我指的是他从现实和写实主义转型到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之后的作品。

毋庸置疑,叶向明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作为馆长,他对广东岭南美术馆产生的学术影响;比如,作为画院院长,他令岭南画院这个地级市的画院受到全国关注。但对我而言,更感兴趣的是叶向明在艺术上的精神价值在向哪个方向延伸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对他当代艺术家身份这件事更为好奇。

我曾于2012年专门拜访过刚刚担任岭南美术馆馆长的叶向明。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匆匆,那次的虔诚拜访仅停留在礼节层面,并没有获得深入交流的机会。好在后来在很多我感兴趣的、比较前卫和当代的艺术展会上曾与他多次不期而遇,比如香港的巴塞尔、艺术广东和艺术北京等,由此,我坚信叶向明的当代艺术观念值得探讨。

叶向明的作品参加了去年艺术广东•当代艺术博览会并深受关注。今年三月,我曾再赴岭南美术馆,与叶向明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交流。本以为,这样的交流哪怕仅有一次,就能做到对叶向明学术观点的确认。但后来我意识到,研究叶向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诚如他淡定和谨慎的性格那样,他作品中弥散着的所有气息同样是淡然而神秘的。于是,找到一把进入他内心领地的钥匙至关重要。

去问叶向明从什么时候、什么缘由将自我分离,走出艺术风格上的转变之路毫无疑义,因为他已经在令人孤独甚至恐惧的转变过程中经历了历练。但就叶向明眼下已然成形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而言,之前的痛苦转型,已让他对于梦境、人性、欲望、抗争和呐喊等精神的诉求在艺术上获得了强大的表现力。而当这些非具象、非理性、非实非虚的物质散落在画布上并凝练成抽象符号时,灵魂是否飞散?精神是否被碾压?欲望可能被燃烧?情爱变成腐烂的谎言……叶向明的画笔伸向了更深处。

我没有直接将上述意识变成问题推给叶向明让他回答,但我试探着将我看到的东西形容成灵魂的粒子或是精神的碎片时,他并没有否认我的观点,但他更强调的是,在川流不息的生命往复中,情感和精神的向上作用,是向往光明的作用,认识和表达人性的光辉,是艺术家必须直面的问题。

我尝试着从色彩的角度去感受叶向明的情感在各种状态下所呈现的独一无二的奇幻感觉,尽量切身体会他在用特定的色调表达特定情绪后获得的能量。他的《蓝调系列》,正如英文Blu关于忧郁的意思那样,把这种色调的含义对应到绘画表面,便有了与忧郁相遇、在梦境中游离的隐隐约约的伤感的审美形态。

随后发现,获得对叶向明艺术特征的合理性解释,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做支撑是自欺欺人的做法,于是,决定再约日理万机的叶向明,试图从他性情的根源找到进入他内心领地的那把钥匙。

五月的广东已经炎热难耐,白哗哗却并没有穿透力的光线让人感觉到郁闷的滋味有多么讨厌,令我经常有一种逃离的冲动。刚好,在与叶向明的这次讨论中,他首次提及了关于逃离或者是逃跑的话题,一下子让我似乎找到了他绘画中那种忧郁和茫然的意境来自哪里的答案。

可以肯定,少年时代的叶向明在性格特征上就有了比较鲜明的主观性,虽然他对社会以及周边事物保持着比较理性的认知,但并不能因此认为温文尔雅的叶向明是盲从或人云亦云的人。少年时期,叶向明曾被家长寄予种种厚望,这令他产生了莫名的痛苦。在情绪的挣扎中他选择过逃离,他曾逃离学校,逃离老师的视线。叶向明解释说,这种逃离并非因现实矛盾本身,而是在逃离一种精神试图取代或压制另一种精神的存在而产生的痛苦状态。事实上,直到今天,叶向明依旧为避免精神被压制而在性格上保持着孤独和逃离的状态。

叶向明的抽象艺术,深受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两位西方抽象艺术代表人物的影响,后来他又以音乐的象征主义命题对应了这一命题的色彩概念,最终实现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自我风格。在与叶向明的交谈中,人类情感的话题逐渐占据了谈话的主题。这时我意识到,叶向明在长达14年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研究中,已从抽象的基本概念,升华为自觉的抽象表现主义精神,在他《蓝调系列》作品中不断出现的那些奇怪的符号,那些有形或无形的物质,它们在碰撞、组合、分离、折损中,是对人类共同面对但并不被普遍重视的人类情感问题的关注,包含了友爱、性爱以及艺术和哲学乃至宗教的存在价值。叶向明说,他性格上的忧郁是蓝色和冷峻,是内心对关于天堂与地狱、灵魂与肉体、天使与魔鬼这些话题虽然无法回应却愿意永无止境的探索下去。

叶向明认为,他的所有艺术表达,都是从心里延展出来的情绪,作品中所有的符号与概念,都有不可回避的中国元素,根植于东方文化的基因,令他在最国际的艺术语境里独唱着悠扬与混沌的中国曲调,那些因梦中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后化为魂魄的人鬼相恋的爱情故事,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非虚非实、淡出淡入在他的画面里。无论是《蓝调系列》或《梦之旅系列》以及后来细分出来的《游园惊梦》系列,无不是叶向明从情感的角度试图述说灵魂的感受,述说生命遭受压抑后的悲悯的哀叹。

在谈论逃跑或者叫做逃离这个话题时,叶向明会流露出一种明显的羞涩感,让我仿佛看到一大片辽阔的净土就在眼前。这是我与很多艺术家共事十几年来,最明确无误的一次透过艺术家的表情感受到的质朴与真诚。

其实,我们都常常处于逃跑或是逃离状态。但如果这种逃离的下一个目标是为了精神的自由和思想的独立,对于身处巨婴时代的艺术家而言能够逃离扬尘四起的世俗,是一件多么珍贵而奢侈的事。

叶向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在与我谈到其四年本科生涯时,有一段对于美好事物的描述令我记忆犹新。他说,在他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他一再强调,是广州美院以及广州美院的图书馆改变了他的人生,对于他的艺术以及人性而言,图书馆就是天堂……

一个把图书馆视为天堂的人,犹如手拿智慧行囊的侠客。叶向明遨游在这样的天堂里,放眼望穿了整个西方美术史,他把如今确立的抽象艺术,看做是人生终结过程中必须跨越的一个又一个哲学的山峰,他试图用抽象的虚幻表达去释怀自己内心对于宇宙从混沌最终走回混沌的苦思冥想。

这次与叶向明较长时间的对话,令我仿佛听到了他思想的声音或者是思考的响动。我看到了身兼学者、领导者和艺术家这些身份给叶向明带来的多重、交错、叠加和相互作用的多维度性格特质,在这些身份的身影中,有揭示灵魂意义的思考,有对现实的理性认知,重要的是,叶向明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存在于我的认知体系而并不是别的任何身份。这就证明,他的艺术身份已经远远超越或者是大于了能够和他沾上边的各种身份,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我找到了最大的公约数。

这篇文章,我略去了很多可以写,但已经被不计其数的人描述过的有关叶向明所经历过的事件、人物和故事。其中就包括九九年曾获得广东省首届水彩画展览金奖这件事。也包括叶向明如何建立水彩画反传统的思维体系,当然更包括在反传统的过程中交织回荡的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以及就此与导师之间产生的又爱又恨的关系。

写到这里,我觉得这篇文章不能继续了。因为,他的身边朋友传递给我的有限信息以及与叶向明直接对话获得的感受外,我对叶向明的种种判断大多基于对他艺术以及艺术履历方面的探知。我甚至不清楚艺术之外叶向明的任何情况,比如,他喜欢什么去哪里玩,身边都有哪些朋友,喝不喝酒,泡不泡妞,除了艺术之外他的个人爱好等等。我很清楚,仅凭少有的素材对某一个我喜欢或不喜欢的艺术家展开评论,不仅对被评论者不够公道,对评论者本身也是一种自虐。还好,对叶向明的更多虽然我并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爱读什么样的书。世界美术史以及围绕这些史论而延展出来的各种流派以及代传的故事。他不是说过吗,图书馆的样子就是天堂的样子,而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样子,大概就是他外在样子的折射。我相信艺术人物的脸谱化是对的,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有科学的意义,但叶向明确实具备一幅现代知识分子艺术家淡然、斯文、干练和坦诚的面容,我认为这是他内心和灵魂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