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概况】
展览时间: 2016年3月13日—3月22日
展览地点: 顺德艺术展览馆
主办单位: 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顺德艺术展览馆
协办单位: 德懿文化传播机构
支持单位: 广东省文联艺术馆、顺德区文联、顺德区青年企业家协会、雅昌艺术网
【前言】
借姜白石的词说说鄞珊的画
王十月
南宋词,晚唐诗。都是我极喜爱的。而南宋词人里,姜白石的词风“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踪。”姜词大抵是清空、幽闲、随意、雅致、哀伤、深情的。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鄞珊的画,有与姜词意境相通之处。于是作了这样一个题目,所谓借姜白石的词说说鄞珊的画。是找一个缘起的话头,也是开篇明旨,对鄞珊的绘画风格,作一个清晰明确的归纳。清空、幽闲、随意、雅致、哀伤、深情。此十二字,我觉得差不多是鄞珊的绘画追求。
认得鄞珊有些年了。我读过她的一些散文和小说,大抵写童上旧梦的,她的文风,与她的画风相似。也是清空雅致而不泛深情的。我们曾经是广东省作协小说研习班的同学。不过那时并未有什么交流,只是一次上课,恰她坐在我旁边,见她桌上放着两本画集,于是借来欣赏,才知道这位低调内敛到让人忽略她存在的同学,居然是专业画家。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鄞珊的画,画是工笔,题材也是以兰为主。这应该是鄞珊早一阶段的画。
我想说说我对这些工笔兰花的看法。我是很喜欢她这一时期的绘画的。她的工笔兰花,有着很鲜明的个性。她的线描能力很强,四尺整宣,近一米的长线条,一勾到底,劲道十足而又温婉内敛,没有相当的书法功底,没有下过一番苦功夫,是很难做到的。她的书法练的是瘦金体,与她的画风很和谐。相比对她线描能力的惊讶,我觉得她的工笔兰花较为突出的还是在构图。鄞珊的工笔兰花多为条屏,偶有团扇和斗方。她的画面素材极为简洁,或一簇两簇兰,全然由线条的转折或疏密来组合构成关系。间或衬以一石,石上或置古书一卷,或衬以古琴一柄、或衬以清茶一盏。从这些元素的选择,大致可以看得出画家的审美取向。她的审美,大抵和姜白石、赵师秀的词意类似。清清爽爽,不事张扬,而又有着那么一股子清高。“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白石《点绛唇》)“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姜白石《鹧鸪天》)。用不着我多说,大家看看她的这些画,再品品这些词,这种意境是相通的。
事实上,当我打算为鄞珊的画写点什么的时候,脑子里首先跑出来的,就是这些婉约的词章。于是我有些疑惑,鄞珊的画,不过是一丛两丛兰花,着色极淡极雅,一幅与一幅的区别,也不过是构图上的别出心机,何以为给我这样的印象?我们知道,画工笔是件苦活,勾描着色,三矾九染,很费事。可以说,在艺术的创造中,带有那么一点点工艺的性质,这是很容易让作品变得匠气的。也难于将作者的情绪带入画中,不像写意画那样直抒胸意。但鄞珊的工笔画,显然克服了这些问题,她画出了感觉,意境,心境,画出了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甚至,画出了一丝丝的感伤的情绪。这就很了不起了。我认为,她的这些工笔兰花,当得起清空、雅致两个词。
自同学一别后,与鄞珊再无联系。直到去年,我到省作协《作品》杂志社工作,没想到,和鄞珊成为了同事。也因此,我有机会看到了鄞珊后来的画。也看到了画家努力求变后的作品。这一时期,鄞珊的画,不再是三矾九染地画工笔兰花,画法兼工带写,有之前工笔画的清丽,又多了一些小写意的灵动,也更加注重水墨氤氲的感觉了。这一时期,鄞珊的绘画题材,有了一些改变,题材是旧时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大抵是案头清供。一桌一椅一书一壶,间或点缀一花一叶一兰。这样的题材,要画出新意来,是很难的。对画家笔墨功夫的要求就格外高了。没有二三十年的笔墨功夫,是难以画出来的。鄞珊还年轻,自然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她能把这些常见的素材,画出自己的感觉与面目来,殊为不易。旧时文人画的题材,在她的笔下有了新的色彩与感觉。旧时文人画多画士代夫的闲情雅致或文人高士的出世情怀,而鄞珊把这一题材画出了小女人的温婉,画出了居家过日子的悠然自得。就那么一壶茶,一卷书,让人心生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梦想。“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姜白石《惜红衣》)我觉得她的这组画,当得上幽闲、随意二字。
鄞珊并不满足这样画。她说她要变。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了她的一组人物画。这组画,让我还是多少有一些惊讶的。如果说她画案头清供,还是延续了早期工笔兰花的意境、感觉与画法,而这一组人物画,于她而言,却有了新生的感觉。看得出,鄞珊从关良、韩羽这些前辈那里拿来了一些东西,但她将这些营养变成了自家的笔墨。她笔下的京剧人物造型简约,注重形式感和意境的营造。简约的京剧人物,那些青衣与花旦,在画家的笔下,有了别样的韵致。我认为她的人物画最为出色的是对人物脸谱的处理,既借鉴了京剧人物的造型,又有她自己的独创。人物脸上的两抹桃红,在在透着一股子京陵烟雨,六朝遗梦般的浮华、艳丽与冷清。艳丽的桃红与极浅的蓝,空灵的留白相结合,达到了较为独特的艺术效果。如果说前面的工笔兰花,状写的是邻家小妹似的清婉少女情怀,是清空、雅致的;那些案头清供,写的大抵是都市丽人的闲余浮想,是如沈三白的《浮生六记》般的私家情致,是幽闲、随意的;而这一组人物画,则更像是浮华历尽的宫庭佳丽对往昔尘烟的如梦追思,有了那么一丝哀伤与深情。依旧以姜白石的半阙词,来比拟我看这一组人物画的感受:“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当然,总体来说,鄞珊的画属于小桥流水那一类的。大江东去是一种美,小桥流水是另一种的美。所有创造美的艺术,都值得我们珍视。作为一个绘画的外行,我说了这些行外的话。只是一个赏画者的体会。准确与否,还请识者批评。 己丑年腊月于广州龙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