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9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2年
- 展厅面积:1000平米
- 地 区:广东-清远
分支机构
虎踞峻岗 凤旋春树
—《武庆平书法作品集》序
夫书之为道,雕虫小技也。孙过庭云:“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丈夫生于世间,无经国之道,济世之才,佑民之举,卫疆之业,终身耽于点画波磔之间,与百工何异,故可谓匠事也。渲染渗晕,笔墨之性谙于心;点画结章,施用之技娴于手,或书于噩壁,或写于绢纸,乃传情达意之具耳。
然书犹为艺事也,风人雅士,遇机会缘,或示其意向,或摹其风韵,或书其块垒,或宣其情愫,凝其虚而散其实,蓄于中而形于外,龙腾凤翥,山驰海立,荒域绝塞,人妖花面,万象可荟萃于波磔之中;秦庭剑冷,易水风寒,大风之豪,垓下之悲,千种风情可传于字里行间,观者悦其形而愉于心,品其韵而会其意,徘徊流连,不忍离去。去而形影萦绕于怀,余味不尽。是而豪门巨室,不吝千金,百计搜求,宝其所藏,传之子孙虽经千秋而弥珍,历百代而尤贵,岂不亦不朽之盛事欤!
然书曷能撼人如斯,盖人脑之敏与杂,世几无可方之物,纤毫之微,一瞥之忽,皆目接而心入,虽白驹过隙实如以石击水。其与物接,喜恶爱欲之情瞬息立现,未及思之而先感之。书之点画波磔之粗细、刚柔、浓淡、疾徐之状及由此排列组合之欹正、避让、顾盼、舒敛、错落、抑扬等所凝聚之意态、神采、气脉,人将类比联想世间千姿百态,错综复杂之人、之物、之人与物之性状及关系,虽云抽象,而抽象皆有具象所支撑,任何抽象之形态皆有意味之符号,此“意味”者即人性流露也。故人皆有所反应,“纵横有可象者,颓若黍稷之垂颖”。此反应几于“无意”间得之,皆因所喜恶爱欲者乃于人息息相关,无关之物则人必无动于衷。又,此感觉之功能乃人类长期进化所积淀之、遗传之,亦后天熏陶之、化育之、浸淫之得来也。故文盲目中“现代派”之某些堆墨与少儿涂鸦等同;爱斯基摩人眼中“二王”与初习者媲美。世之论书者,大多如晋人谈玄,佛徒论禅,玄天奥地,云遮雾罩,令人如坠五里雾中,而世无有不可明之理也。
书艺虽可感人、愉人、世之业书者成千盈万,代不乏人,却不可同日而语。杨子虽云字“乃心画”,然后人解之尚浅。盖人之心,渊潭不足喻其深,乱丝不足喻其纷,懦者若刚,匿其怯也;邪者炫正,隐向往也,故赵高大佞,与斯并称;秦桧大奸,书名一时。故书未必可标人之操,却可显人之性,所谓婉丽、隽秀、端雅、方正、苍润、凝重、沉雄、浑穆、遒劲、潇洒、绮丽、空灵、峻健、威猛、磅礴、雄强、高古、峭拔、奇崛、雍容、简远、稚拙、郁结等等,皆书者之性或其向往之性也。固有其人必有其性,有其性必有其书,心之所钟、情之所发也。然岂不代代人人雷同乎,曰非也,盖千人不同面,异地不同俗,隔代不同风。三代之沉雄凝重、两汉之磅礴朴厚,魏晋之秀润清朗,唐之姿媚遒逸,宋之尚意重趣,明之重势尚性,清之崇碑,此乃笼统之言,其间之纷纭繁复,个体之间人异性殊,千差万别,“当初秀媚赞如花,而后稚拙个个夸;今岁新逢时尚变,粗服蓬首是新雅”,从中可见风尚之多变。书之性虽繁却无优劣之分,正如牡丹虽雍容华贵,却不能取清幽苍劲之梅而代之,春兰秋菊,各擅千秋;刚雄婉秀,分庭抗礼。然自儒学宗主之位立,谦和冲静、温润雍穆,所谓中和之美,代为人所倡。碑学兴而雄强磅礴之风起,时至今日,虽温婉之女子不尚娟秀而趋雄刚,所谓有丈夫气,无女郎容,人人以刚为上,实乃浅躁。需知阴即阴,阳即阳,相克相济,永无休止。书之性虽无优劣之分,书之格却有高下之别,余不揣愚陋,姑妄分为六品:
俗气逼人,了无意味,俗品。
善于作态,渊源有自,佳品。
形神兼备,风致盎然,能品。
意趣俱足,自有面目,妙品。
情溢书中,意在书外,逸品。
古今皆忘,神韵天成,神品。
俗品亦品,时下媚俗与纵己,无我与无人,均属此品。所以其入列者,盖示戒也。上五品者无低不就高,在高必兼低。世之艺书者,大多处于佳、能、之间;至于妙品,已属凤毛麟角;逸品,犹人中之龙也;而神品,熟可望其踪迹!盖入品易,陟品难,其难虽与人格有关,但不全在于斯,尤在于“性、悟、学、勤”,四者缺一不可。
庆平武君诚而朴,温而谦,于商海搏击之隙而耽于书,博于学,敏于悟,勤于练,卓然有成。结集付梓,将问于世,求余为序。余观其书,温润静穆,雄厚多姿,刚中寓柔,如虎踞峻岗,凤旋春树。庆平于甲骨、钟鼎、篆、隶、楷、行、草无不涉猎,于《石门》、《张迁》、《西狭》、《二爨》诸碑尤致深汲。其行楷,既不失真书之端正,尤有行书之劲挺多姿,所书之《岳阳楼记》静穆儒雅之气荡人心魄。其行隶结体多变,渴笔如甲骨线刻,掠磔如吴带当风,凤尾摇曳,方笔圆笔互用,大开大合,疏密有致,墨浓处如乌云压顶,燥处飞白,别有意味。其行草用笔粗处如壮汉横戈,细处似断若连。大体小字求其秀,大字追其雄,独体字尤为精彩,如“龙”字,笔分刚柔,墨分浓枯,相映相济,如龙升深崖,盘旋飞腾。“圆”字犹如钟鼎彝器之古朴凝重,似随手拈来,细品而点画努勒具有根底。庆平非惟拘于古者,其现代意味之书法亦属佼佼,其“燕”字,六字六形,“众点齐列,为体互乖”,竟一气呵成。其努勒如栅、如林、如柱,其“口”字如喙、如巢,尤其掠策竟变形为点,再加燕字下面四点,形成众点错落之状,如散金坠石,一掷千均;如燕舞上下,参差有致。本有大变而人不觉其刻意求变,其含蕴之深厚可见一斑。不拘常法而又从常法中来,庆平可为善学者也。
夫一代有一代之器,一时有一时之尚。硬笔出而毛笔自衰,如今电脑兴起,网络电传,瞬息可致。今之青少年,有不知书、不能书者,弃文字如敝履;中老年有不愿书、惰于书者,书艺之道愈微。吾不知数百年后书艺之境若何,然书之为艺,既能舒性情,愉心目,风行数千年,惟有人在,吾岂忧焉。
李铁成 壬午年岁暮书于孤竹之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