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鸿远艺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8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28年
  • 展厅面积:
    800平米
  • 地  区:
    河南-郑州
您所在的位置:鸿远艺术馆>艺术家>艺术家详细页面
萧娴

萧娴 在艺搜查询

出生年份: 1902
籍    贯: 贵州-贵阳

艺术简介

萧 娴(女)(1902-1997)
曾用名萧寿娥,笔名稚秋,一作雅秋,字蜕阁、秋子,号暂得居士,斋号枕琴室(因藏有一明代“枕流吟”七弦琴而名)。贵州贵阳人。
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从父萧秩宗(铁珊)学书法,经常出入南社,人称“南社小友”。十三岁即为广州新百货公司大厦落成典礼书“大好河山,四有兆众;新辟世界,十二重楼”巨幅对联,遂有“粤海神童”之誉。十八岁参加广州书法社,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时,萧娴应宋庆龄约请参加书画义卖,一连作书三天为护法军筹集款项,宋庆龄亲自授予她奖状和奖章。1922年到上海,与刘海粟同窗共砚,拜康有为为师,为入室弟子。康有为曾作诗以古代女书法家卫铄、管仲姬喻赞,寄予厚望。康氏亲授萧娴从《石鼓文》学起,通过学《石门颂》去达到《石门铭》的神姿逸态。从此萧娴就与“三石”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三石之家”之称。二十一岁入上海青年书画会,四十四岁定居南京。与林散之、高二适、胡小石切磋书艺,并称“金陵四家”。行楷篆隶,并皆精妙,行书神似康南海,篆书意近萧蜕公。长于北碑及隶篆,尤擅擘窠大字。书法以雄深苍浑著称于世,风云入怀,任意挥洒,以温厚为形体、恣肆为气神,沉雄拙厚,自具风貌。盛名久负的大书法家于右任等人曾联名在香港报纸推介萧娴,称她是“大书法家”,是年,萧娴也只有二十六岁。论者谓近百年来中国女书家,自武进张纶英(1798-1870)后,能写经尺榜书,挥洒自如者得二人,即萧娴与冯鹥。此二妹之书,皆出之于乃父所亲授,于十四五岁时,均能以善书驰领南北。
生前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著有书论《庖丁论书》,诗集《劫余草》,出版有《萧娴书法选》、《萧娴书法集》、《石门颂萧娴临本》、《萧娴书楹联选粹》、《萧娴书自作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