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东莞敏求集雅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4
  • 印象:
    专注转一 高雅 古典 精品
    确定
  • 经营时间:
    23年
  • 展厅面积:
    100平米
  • 地  区:
    广东-东莞
您所在的位置:东莞敏求集雅>画廊动态>正文

固本尚新 大造无方 ——张群炎写意山水评

2015-02-11 14:31:27      作者: 贾德江

固本尚新 大造无方

——张群炎写意山水评论

    当张群先生近200幅山水画作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是令人感动与敬佩的。观其形式,有巨帙长卷,有斗方立幅,也有圆光扇面;有山水画创作,有对景写生,也有即兴小品。读其内容,有表现北方壮美的《长白秋林》,有描绘南方秀丽的《江南暖谷》;有抒写三峡险峻的《长流峡川》,有刻画太行雄浑的《晋西行》;有《西藏林芝》雪域高原的风采,有《山城胜景》西南群山的掠影,还有潇湘《莽风飞泉》的壮观。当然,他笔下更多的还是家乡景致的美不胜收。那乳源《大峡谷》的气势,那东莞《江山如此多娇》的妩媚,那《秋谷泉声》的山野情趣,那《雨林》《榕荫》的蓬勃生机,或壮伟,或秀润,或苍莽,或清---远,画中鲜活的自然现象,尽显山石林木、云烟飞瀑、泉岩村寨的神韵与理气,没有矫饰,没有造作,没有东拼西凑的痕迹,没有在绘画史的图录里的挑挑拣拣,早已走出了传统意义的程式规范而注入了自然的生命和精神。一山一水一境界,一树一石一理法,它是张群炎真情吟唱的一首又一首自然之歌、生命之歌。

     我感动于他不是专业画家,却以他富有创造性的山水给予专业画家的启示,绝对不仅仅是笔墨,是丘壑,是深厚的传统功力,而是他对山水画传统的深层感悟。他的作品到个可见由写生带来的美妙境地,让你在自然的感悟中,领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在真山实水的描绘中,反思古代传统和近现代传统的优劣,开拓新的开式和语言,写出山水的真性情。

    我敬佩于他身为市委副书记,在从政之余的旷达情怀和文化底蕴积累的丰厚。在这些赋予奇山异水胸中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的勤奋与艰辛,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真情和对艺术的渴望。它的价值不止是一种艺术的创作积累和表现技法的探求,更是作者一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精神的高扬。

    张群炎坚信,“精读传统和大自然两本书”(李可染语)是画家的天职和终生作业。“传统”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鲜感受。传统和自然是艺术家从事创作的基础,离开古人的成果,离开多彩生动的大自然,便不上有艺术创造。为此,张群炎曾在工作之余,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更多的是挑灯夜战,痛下苦功,力攻传统这一关。上至宋元,下逮明清,他将风格传承有序的经典作品集作品集中起来,系统地加以研究。他强调不止于临摹,更在目识心记,不止于“师古人记迹”,更在“师古人之心”。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祖国山河的雄秀、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画家开阔的胸襟与生机蓬勃的心灵,从中也不难见到宋人的骨力,元人的墨气,范宽的雄峻,王蒙的茂密,石谿的粗头乱服,石涛的纵横排,以及岭南画派的流风遗韵。然而,这一切又都若有若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们早已被画家在传统笔墨与表现对象的互动上,在写意气局与真情实感的并重上包孕其中并脱胎换骨,赋予笔墨以新的文化内涵。

    读张群炎的山水,我以为最显著特点,是他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传统的热爱使他没有背离传统而另起炉灶,而是在回归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内涵和气质的基础上,重视笔墨意象的营造,强调视觉表现的深度与广度。不因讲究笔墨而忽视对象形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也不因深入刻画对象形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也不因深入刻画对象而丢失笔墨的笔力、笔形、笔性与墨气、墨层、墨韵。在作画过程中,他加强了主观意识,表现出一种“澄怀味象”、“道法自然”的思考,让人们去追寻与想象。他的线条,贯穿于黄氏的“五种笔法”,追求一个“活”字;他的用墨,融合了黄氏的“七种墨法”,追求一个“变”字;他的构图,稳中求奇,争让有度,追求一个“新”字。画面上,笔随心运,墨随笔走,遒劲有力,自然率意,林石、林木、云烟、流水都被表现得畅神而切合形质,散淡无羁的中锋意笔,在“以书之法作画法”的讲求中,致使画面更得象外之意,画外之趣。应该说,这是接近写意本体的笔墨操作方式。

    张群炎山水画最大的魅力即在于广蓄了自然英华、饱览了真山实水灵气之后,对于山水造化的领悟,超脱了前贤故纸堆里得来的营养而出现了质的飞跃,它应该大气、朴厚、清新、典雅、蕴藉、深沉,是一种大造无方的趣尽天然。

    作为当代山水画家,张群炎的基本立场是:以感情为依托,从生命和自然中撷取灵感,并通过结构、造型和笔墨互为兼容的丰富语言,表现山川的灵动和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力求使“造化”和“心源”在更高的艺术平台上达到新的美学统一。造化,在他看来,已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隐含着社会化和政治化倾向的客观生活,而是自然、宇宙的包容性、精神性的艺术呈现;心源,也不是古代文人“畅神说”隐含的对大自然生机的忽视,而带来概念化的清高拔俗的心境模式,而是再度回归山水画本身,以适应现代人们民主理的新的雅逸倾向为圭臬。他的作品表明,他的艺术灵感与创作激情,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的体验与感悟;二是对传统绘画经验的汲取与研究。前者显然是沿着李可染行生开拓的从写生到创作山水的思路,抓住“写生”这一重要环节,以表现笔墨化、诗意化的意境为目标;后者是画家要求自己的感受,写山川之骨,得山川之气,表现山川之精神。张群炎似乎是在李可染、黄宾虹的两者之间,根据自己的气质、精神、阅历、情操、学养、审美理想,走出了自己的蹊径。既不似黄宾虹非自然之象的含浑无尽,也不似以墨衬白托亮的“李家山水”,而是强化笔法、墨法对景观形象和意境的塑造,突破写实性描绘的旧程式,以潇酒娴熟的笔墨对现实感受进行富有激情的发挥。通过写生的深入,他要拓展山水画审美客体的表现范围,通过笔墨外向锤炼,他要创造与古人、与今人拉开很大距离的时代新风。

    张群炎的作品表明,凭着自己的学养与笔墨功力,凭着艺术生命里的厚厚积淀,他以自由的心态,以兼收并蓄包容八方的气度,进入了心手双畅、自然浑成的艺术创造的自由境界。他在思想观念上、艺术创造的自由境界。他在思想观上、艺术上、情趣上接通了传统山水画丰富的源头与现山水画真实的泉流,在山水画本体精神的回归、形式多样性、艺术语言的再提炼、个人创造性的体现和美学情怀的当代感方画面,都给人以新的启示。概言之,张群炎的画作,重新唿唤了山水画的真实灵魂。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贾德江于北京王府花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