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秋老师有一个小画箱,带着这个小画箱他游历大江南北,遍访名胜风光,足迹遍及巴蜀、云贵、藏区,甚至香港、澳大利亚。落脚之时,打开小画箱,眼前的风景就定格成了他笔下动人的水彩速写。
出自小画箱的画都不大,多为速写,也有创作,王培秋老师说这些“是名副其实的小品”。作品虽小,却是特别的用心,透出一种“精”。这“精”是精力之专注,也是精神之深刻。
几十年来,对小幅水彩的创作王培秋老师从未间断过。这种不懈的艺术追求滋润着他的艺术灵感,丰富着他的艺术生命,同时也让他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时代的记忆。在他的水彩画里,有八十年代的青城山,九十年代的都江堰,世纪之初的四川各县……一幅幅水彩作品如同时光的留影机,让那些慢慢淡入记忆深处的过去留下了一些永不退去的色彩。
这一周的时间我们将陆续推出王培秋老师的《足迹》系列作品,跟随着王老师的脚步去云游四方天地,回首往日时光。
本期就先以王老师的十幅水彩带诸君一览巴山蜀水的好风光。
作品追逐雨中景物的朦胧美。充分发挥水彩画用水的技巧,舍去景物的细节,着重表现雨景的意趣。全画统筹在蓝灰冷色中,不多的几笔重色,生动地表现了一组旧民瓦屋,很有中国画的水墨味。桥上闪动的花雨伞和行人,似雨中荷塘盛开的荷花,是画面的视点中心。
1980年代,从都江堰城区步行去二王庙,要经过玉垒山上的一条小路。为方便游客休息、喝茶,小路两边就出现了一些用塑料布与竹竿搭建的茶棚子。一场阵雨后,反光的塑料布构成的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组合多变的茶棚在紫灰色的树丛衬托下,十分光亮,不拘形态的造型与繁茂的杂树交融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毫无雕饰的美感。
云涌群山动,山雨顷刻来。大自然中这种富有动感的景色,非常适合水彩画的表现力。处于中景占据画面二分之一的大山是主体,压低近景剪影式的深色小山,是为突出中、远景山的高,并拉开空间距离。近景山顶嫩绿色轮廓线,勾出了天光照射在山峦上的高光,也为丰富画面色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这是一件写意作品。重大感觉,抓大色块、大对比。作画时落笔果断,运笔灵动。在抓大感觉中也有一些细节处理。
小河上,雾气蒙蒙。山势由近及远,消融在透亮的天空里。河水清明,由不同长短、粗细的线勾画出的便桥,横跨河上。桥身与行人在水中形成了灵动的倒影,自然成趣。右边翠绿的竹丛,点画了川西平原的自然特色,也丰富和稳定了画面。
一夜飞雪后,清晨的天空带着雪后即将天晴的暖色,笼罩着薄雾里的大山,是那样的秀美。雪花结满了屋顶,也在山上低洼处留下了一些散乱的痕迹。绿色的草地仍然很鲜活,房屋墙垣的暗红色以及金黄色的经幡,给寒冷的气氛中增加了一分暖意。
两把椅子、一面镜子、几把刀子、两张毛巾、一个脸盆、搭一个棚子……便是村边路口的理发摊。置身在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在光亮的镜子前,两位师傅正在为两位平躺着的顾客修面……作品抓取的这一小景,很有生活情趣。
春天到,竹丛在微风轻拂下,晃动这身躯,低头向春天“问候“。作品取田坝间两丛竹子为主体,组成有高有低的两个大块面。竹丛间穿插的杂树,呈姿态优美的线形。丰富了主体的造型变化。机耕道上的三轮车和车上的点景人物,平衡了构图,点出了人们的春游乐趣。
这是一幅剪影式的作品。夕阳西下,天空仍很明亮,远近的竹丛、树木、房舍、大地都统一在深色的剪影里。最远处的树丛呈蓝紫灰色向灰绿色过渡,反光的田坝呈橙绿色,中间的大竹丛和高大树木透光的部分是暖紫色,背光的部分呈深紫蓝色。弯弯的村道反射出天光由近及远,农舍中透射出的灯光、路旁的电线杆、围栏……都是该画的细节之处,也是画的看点。
甘孜藏族自治州内的丹巴县,深藏在大渡河上游的大山谷中。由于海拔高,山上都不长草木,裸露的岩石在大风的剥蚀下似刀砍斧劈般巍然伫立着,气势逼人。清晨,一夜的寒露正在散退,白云在山顶回绕,山脚公路旁的新建筑呈现出了深山小城建设的新景象,山间白练般的大渡河水,流向远方。
王培秋,1939年出生于四川省叙永县。擅长水彩画,为四川省“天府水彩画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任第三届会长。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顾问;四川省水彩画研究会荣誉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水彩(水粉)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