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8年
- 展厅面积:50平米
- 地 区:上海-徐汇
《传·呈》德国20世纪绘画艺术展览
- 展览时间:2017-05-28 - 2017-06-03
- 展览城市:上海-徐汇
- 展览地点:上海图书馆淮海路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 策 展 人:汪晓蓉
- 参展人员:
展览介绍
对于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年-1805年)来说:“德国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问号?”这个《欢乐颂》和《威廉·退尔》的作者追问道:“ 德国它在哪里、在哪里?我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
事实上在德国的大部分历史中,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只是离散的邦国和诸侯的结合体、它从未统一江山,即便是在弗里德里希大帝的时代,它亦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零碎的疆土,产生了多元的艺术。几个世纪以来,德国一直建筑在哲学、音乐、文学;理智和热情,梦想家到思想家的创造力之上。因此艺术一直是它的核心。
追本溯源,德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混合体,它融合着哲思逻辑的严谨与诗歌的狂飙,它的工艺精准而动力十足,既热爱自然亦热爱机械;想要逃离、又试图掌控,我认为要了解德国精神的复杂性最好的方式之一是了解它的艺术。
从《格林童话》中的汉斯和公主,到尼采的超人与酒神;从德国中世纪的盗墓贼和恶魔,及那个世纪无与伦比的优美雕刻,从丢勒(1471-1528)到荷尔拜因(约1497-1543);从温克尔曼(1717-1768)的考古发掘,到纳粹对博物馆的保护性水泥加封;以至于希特勒对“颓废艺术”的排斥与封杀……直到第三帝国的深渊。
本次展览跨越了从1840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这个戏剧性时刻;囊括了多种艺术时期的体裁和风格、拾遗和记录。它们曾被收藏于杜塞尔多夫的多家艺术画廊和建于17世纪的古堡宫殿,以及上世纪终末期数十位艺术家的劳作。这无疑是多种艺术风格的略影:从传统图式,到闻名于艺术史的诸如“德奥分离派”、“青骑士画派”、“德国表现主义”,以至于在纳粹阴影底下彷徨的艺术家们,和战后铁幕下悲凉的艺术残余者们在夹缝中的抽芽、以图重建日耳曼民族艺术的辉煌。这是关于希望,人性和新生的故事。此次一併奉献于国中的艺术爱好者们和观众们。
夏葆元 201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