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科力·集萃山房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21年
  • 展厅面积:
    150平米
  • 地  区:
    河南-郑州
您所在的位置:科力·集萃山房>画廊动态>正文

吴行:我与写字

2014-10-16 14:52:55     

我与写字 

吴 行

    除了出差以外,我的生活基本界定在两点一线之内。每日七八点钟,自家开车至工作室,然后面向东窗,开始研上一池墨水,读书或临帖,以打发所谓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我而言,能安静的读一天书,写一天字,算是一种修来之福份。

对写字缘份是发自于内心喜欢缘由,爱读书,好写字,始终贯穿于生活之中,久而久之,习惯使然。回忆起来从开始写字到调入画院之前,一直痴迷于书法,虽也干过与书法无关的生意,实为维持生存,迫于无奈而已。从未想过以写字谋生。一直把其作为余事。也许是所爱出于心机,所以不敢半日荒废。于是尝试投稿,居然每次都能入选、获奖。次数多了,好友同道开始劝我想法调入专业单位。有伯乐好友热心四处奔走,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专业创作人员。说起来心中惭愧。出自内心喜欢书法,倾心于斯,书法也给我以深深眷顾,使我能于斯中生活,将爱干之事和该干之事合二为一,甚以庆幸啊。

    自学书至今,蓦然回首,匆匆已三十春秋,三十年来,真、草、隶、篆、行到金石篆刻,皆有涉猎。先是专注篆隶,后倾心于行草书,但都是蜻蜓点水。九七年一场大病几乎送了性命,养疴期间常自我反思所走道路,始知人生短暂。虽可以博大,但却难以精深,不如倾心思花时间专精一技,于是开始在行楷一路上狠下功夫,因用心一也,很快便有所收益。

    书法一道源于传统。说白了传承是其本质。而于传承少不了从认真临帖,量的积累。在质量转化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和汗水。而成功的惟一途径就是一个勤字。单就临帖来说,初接触时即是顺手,一遍两遍也仅能知其皮毛;而再三临读方能粗知其点画的规律特征。再而临之,方又发现形易神难。技法、用笔等问题就兀现出来。久而临之,其精妙处才能一一领会。临帖如同接触一个人,从陌生到认识,而后熟悉、然后他的交往,一直到他的言行举止皆使如同亲人一样,一个转身、一个动作、声音频律、一听一望便能知晓,这样做也就可以达到形神兼具了。诚如赵松雪语,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而对圣教来说,十余年的临习过程便是自我熟悉过程。其行距首尾,字形变化皆熟记于心,如同一位老友。每次交流,皆感受益,良久不能生厌,也只有经典方能有此魅力。

    我初学楷法自颜真卿之勤礼碑为范本,喜其结构气势庞大、雄健刚强,临久看久,渐觉其略显臃肿;缺乏方正。又喜褚遂良清美多姿,后见唐志之书,发现唐人楷书面目繁多,或拙、或强、或柔美、或雄强、或天真烂漫,楷书至此,已臻尽美尽善,登峰造极,于是潜心于志书之中,众多风格喜者辄临,从中知唐人楷书多以家法传承,若徐师道、徐浩一出。其家系亲属书皆此面目,随着读的唐志越见越多,发现唐志中以欧书面貌为基础的在志书中比例较大,于是开始留心九成宫、化度寺、皇甫诞、虞温公诸帖,喜其俊秀、挺拔之姿,方整险绝之势,始知楷书至欧方成准则典型。欧楷以前人楷法点画各自差异,加以整合,创立了规矩、方正、规范的欧书体系。使楷书体系得以完善。久在唐人中行走,开始对康南海之卑唐说认其以己一孔之见而说教世人,误人误书,深恶痛绝。知唐人楷书博大。清末包世臣、康有为以至于李瑞清、曾熙之流妄自菲薄,以一家之说贻误书法后世。

    书法之路一但入其门径,便可穷其终生,或高古以殷契三代吉金文字为规模,或魏晋风度,或以隋唐至明清诸家、诸体为临本,寻其本真,而穿越于翰林之中。无非讨百家米,总要回来煮自家一锅粥,只不过口味不同,而咸淡不同而已。书法人生也应以一家为基础,然后积学百家,也只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完善看家本领。书近中年开始留心二王家法,遍临其传世墨本、刻本。但以兰亭、圣教为其主,间或于宋元诸子中探索、追摹;但走过一段时间,还是要再回来二王路上行走,这时你会有新的体会和领悟。也会在复习中得到新的提升。往返于此,魅力无穷。而临池不辍是一种坚守、坚持,留心古人,勤于思考。相互比较是一种方法,与古人比较可以知差距;勤于思考可以证不足。于创作我很少思变,学古日久,深入浅出,自然之道天之变也。不问收获,只问耕耘者,日久天长,必有收成。与古人交流多了,自然离时风有远一些。

    我自认为天资不高,聪慧不足,所临帖采取的是最笨最传统的方法,所以临帖以实为本,从不敢以意临之。总认为能临的接近原本会好一点,我留心前贤临帖于行间字距差异都不大,如元人赵孟頫俞和所临兰亭看之令我赝服,于是想过很多笨办法,为了保持原本精神,常用现代手段将其放大或以双钩填墨,力使其更近原帖;这种方法多年以来使我受益匪浅。于是,出差途中,一方小砚,半截剩墨,或有闲余,勤以补拙。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当今这个时代,对艺术家来说,可以说赶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但经济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人的浮躁是自然之事,如此也给书家带来了更多的名利,也给许多读书人带来了赚钱的机会,于是一旦成为名流,可以增收、可以换车、换房、甚至可以换官。很多书家原本天资卓越,勤于临池;一见成名,也忘了根本,沦为了书匠和印钞机器。书界开始有千乘之主,万户之侯,我常想这是人之可悲,也是时代之悲哀。算了,我既不能达,不可以兼济天下。但可以做到自守翰园,抵制诱惑,独善其身也就满足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