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北京当代美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北京当代美术馆>画廊动态>正文

《孤儿档案》2004--2009回访

2011-04-15 11:03:42          

编者按:

关于《孤儿档案》

        2004年河南省慈善总会与少林寺联合策划发起“千名孤儿救助暨少林慈幼院筹建活动”。对全省1036名16岁以下父母双亡(有监护人)的特困孤儿进行资助。由少林寺筹资对每个孤儿发放每年人民币560元的生活学习资助金,直至他们成年。少林寺还将逐年收养50名孤儿,“少林慈幼院”计划收养300名孤儿。我的朋友少林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钱大梁问我想为此事作点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涉及中国慈善事业、佛教事业、社会保障、弱势群体和人与人的关系等很多问题。“千名孤儿救助活动”一定会对这些孩子的命运产生影响。出于影像工作者的本能,我决定用肖像档案的方式来记录和见证这个充满仁慈与爱心的行动。
 

点击此处:摄影家姜健官网链接

  

        01.

  李慧萍, 2000年3月出生于登封市东金店乡。

  父亲因杀妻被判死刑。

  监护人: 姥爷徐乃涛。

  李慧萍还有个姐姐叫亚萍,2004年慧萍和姐姐一起被送到登封少林寺慈幼院生活。后来慧萍的姥爷姥姥从农村来到登封,租了个房子把姐俩接回家一起生活。老两口每天出摊打烧饼或卖小吃赚钱养家。慧萍在登封中宝路小学读四年级,学习不错,得了不少奖状。姐姐在一家饭店打工。

  02.

  李红丽, 1993年1月出生于登封市白坪乡煤窑沟七组。

  父亲李新安1995年病故,母亲1997年病故。

  监护人:姑姑李环

  李红丽现在和姑姑李环一起生活,民政每季度补助165元,少林寺每年有560元。姑父在乡煤矿工作,他们在白坪乡有一套房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全家的生活都靠他一个人的收入。李红丽现在白坪乡中学读书,她学习非常用功,语文成绩在白坪乡中学是第一名。

 

  03.

  崔燕燕, 1992年9月出生于禹州市火龙镇火龙村一组。

  1994年父亲因车祸死亡,母亲改嫁。

  监护人:爷爷

  崔燕燕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他们已经60多岁了,爷爷身体不好,一家的生活来源就靠奶奶种地和少林寺的一点资助。崔燕燕和爷爷的感情很好,拍照时自然地把手放在了爷爷肩膀上。爷爷有病,总出汗,所以拍照时也没穿上衣。

  2007年我曾去她的学校禹州市第一高中看望她, 崔燕燕的学习成绩很好,是个非常“阳光”的女孩。燕燕和我悄悄的说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是孤儿。今年秋天,她考上了郑州中原工学院,学费是市总工会资助的。

  04.

  常跃伟,1999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滑县老爷庙乡南徐国营村。

  母亲刘建华2000年病故,父亲常红勤2001年因车祸身亡。他有个姐姐7岁时得白血病去世。

  监护人:爷爷常申现

  常跃伟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常申现(64岁)奶奶宋玉珍(66岁)只有一间房子,唯一的电器是一台电风扇。他们靠自己耕种三亩八分土地维持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乡民政所每月给孤儿20元补助,少林寺每年资助560元。常跃伟目前在村小学读三年级,学习一般。

 

  05.

  冀高杰,1998年11月出生。现住河南省汝阳县三屯乡三屯村五组。

  父亲冀便2003年5月因患食道癌去世,母亲杨小敏患有癫痫病,9月也因发病去世。

  监护人;奶奶任凤江76岁

  冀高杰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破旧的条案上摆放着父亲和爷爷的遗照,他们都是在2003年同年去世的。冀高洁的父亲兄弟姐妹共7个,他排行老大,原来一家人住在老宅,夫妻相继死后,冀高洁和比他大五岁的姐姐,以及奶奶一起住到小叔家。

  现在,乡里民政部门每月发给冀高洁姐弟俩各80元,加上少林寺每年给的560元,合计一人一年一千多元。高洁喜欢上学,但小叔说,他现在学习成绩不大好,因为小学一年级时的基础没打好。高洁的姐姐早已经退学,在家帮忙干活。我们问高洁的奶奶和小叔:如果有人想领养高洁,家里人同意吗?奶奶和小叔都说:同意,他出去会比在家里更好。

  06.

  张小妞, 1998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张营村。

  母亲王金荣1998年难产大出血,输血时感染了艾滋病,2003年1月去世。父亲张锦良又被妻子传染,早她3个月去世。

  监护人;奶奶(67岁)

  2007年我去看望张小妞(左),才知道她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叫张大妞。爷爷早已去世,姐妹俩和奶奶一起生活,种了二亩多地,基本够吃的。家里有三间房,屋内陈设简陋凌乱,无任何家电。姐妹俩现在镇里上初中一年级。张大妞由登封少林寺慈幼院抚养,后来她想念奶奶就回来了。张小妞有香港一位女士资助。据乡邻们说,这两个孩子以前爱说爱笑,自从父母死后,她们就变得沉默寡言了。

 

  07.

  张华, 1996年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新桥镇石湾行政村张庄。

  张华的妈妈是云南人,爸爸在云南打工时认识的,结婚后生了张华。但妈妈忍受不了张华家的贫穷,在张华7、8个月时,扔下他离家出走。张华9个月时,爸爸也走了,至今毫无音讯。

  监护人:奶奶张郭氏

  张华小名叫冬冬,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爷爷张广重已经79岁,佝偻着腰快成90度角,奶奶张郭氏76岁,很低的个子,不超过1.3米。家里种了三亩地,打的粮食勉强维持口粮。爷爷靠捡点破烂卖钱供冬冬上学。他们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屋,就住在塑料布做屋顶的窝棚里。2007年我介绍张华到登封一个武校免费学习生活,他练习武术非常用功,学习也很努力。2008年在多方的资助下为他们在村里盖了两间简易房,但爷爷没住上新房就去世了。由于张华所在的武校倒闭,我们又把张华送到登封少林寺慈幼院生活学习,奶奶住进了乡敬老院。

  我今年春节去看张华时,在村口的麦地里见到了张华和他奶奶,我给他们祖孙二人拍的这幅照片可能正好反映了他们目前的生存现状。

  08.

  崔燕群, 1993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付集镇黄庙村。

  父亲患癌症死于1996年,母亲患有精神病,2001年因吃错药死亡。

  监护人;大伯崔保义(黄庙行政村的书记)

  父母去世后,留下三个孩子:崔燕群和哥哥、弟弟。他们最初跟一个无儿无女的堂爷爷一起生活,老人已60多岁。后因身体不好,无法劳动,成为村里的五保户。前年,哥哥当兵去了,剩下姐弟二人就到大伯崔保义家生活。

  崔燕群读初中时,平时住在学校,周末回大伯家,她住的是一间堆满杂物存放粮食的小屋。大伯每星期给她十元生活费,周六周日在大伯家吃饭。崔燕群和弟弟的学习都很好,大伯家半面墙上都贴着历年学校颁发给姐弟俩的奖状。

  崔保义弟兄三人,崔燕群的父亲是老二。现在弟兄三家只剩下崔保义一人,爷爷奶奶也都不在了。三家的孩子除了当兵走的,还有六个都由崔保义抚养。崔保义以前抽时间跑运输挣些钱,但现在要照顾孩子不能经常出去。

  崔燕群是个有主见的孩子,2004年她给自己改了名字,叫崔颍。

  2007年我去崔保义家就没有见到崔燕群,后来这个女孩出去打工了,家里也不知道她究竟在什么地方打工,她的手机号每次打过去都是停机。我甚至在春节时去她家,也没见到她。

 

 

  09

        冯凌寒,1996年出生在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任寨村。

  父亲冯海龙、母亲贺凤英2000年搭车外出不幸遭遇车祸,母亲当场死亡,父亲经抢救两天后不治身亡。

  监护人:大伯冯长海

  冯凌寒姐弟二人,父母死后,冯凌寒被大伯冯长海收养,姐姐被二伯领养。冯长海住在济源市区,做肥料生意,自家也有三个孩子。

  冯凌寒由少林寺慈幼院资助生活学习。政府每年给予最低保障补助,按照市里补助40%、乡里40%、村里20%的比例合计一年1千多元的生活费。冯凌寒学习很用功,喜欢数学。冯凌寒很少回“家”,有时大伯会来看他。

  10.

  孙晓涵,1999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红石桥。

  1999年父亲病故,同年母亲因医疗事故意外死亡。

  监护人;奶奶文桂梅

  2007年看望孙晓涵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家还有两个孩子:姐姐是智障,哥哥是小儿麻痹,只有她是健全的。智障的姐姐已经嫁人,只剩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坐在板凳上。兄妹俩全靠爷爷和奶奶种地生活,两个老人现在都已80多岁,身体不好。晓涵在镇里上学,成绩很好。但提及父母的事,她会很难过,泪流满面,也不能提领养的话,她不愿意离开爷爷奶奶。

 

  11.

  高言言,1992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新桥镇长楼村。

  1995年母亲与父亲发生矛盾,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父亲高漫青1999年病故。

  监护人;于泳

  高言言父母去世后和爷爷高洪亮生活在一起,但爷爷并没有能力抚养她。

  言言被送到项城市第二实验中学上学,平时住校,不经常回家。后来教育局的一位年轻干部于泳成了高言言的监护人,而实际出资人是于泳的岳父郭先生,由于他在新疆做生意很忙就委托女儿和女婿照顾言言,并在城里给言言买了个房子,供她上学居住。高言言为此改名郭笑瑜,她现在项城一高(重点高中)读高一,学习成绩很好。接触中,她的表情特别灿烂。这对年轻监护人比言言大不了太多,所以,几乎没有监护人的感觉,而更像是哥哥姐姐。

  12.

  边小凯, 1990年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褚河乡张王村六组.

  1994年父母由于生活矛盾双双跳井自杀身亡。

  监护人;大伯边西坡

  边小凯后来住到褚河乡王海村他姨朱翠凤(大队支书)家,朱翠凤是他的实际监护人。2007年初次回访时,朱翠凤跟我说“小凯很不听话,到处乱跑,这几天就不知道他在哪”。这个孩子后来也出去打工了,一直没有固定地方,过年、过节也不回家。

  我试图了解他们之间是否有矛盾,有一次,我对小凯的伯母边淑玲故意试探说,“这孩子不会在外面干什么坏事吧?”她很激动;“姜老师,你放心,这孩子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干那种事。有一次他在许昌打工,没有钱回家,将近两百里地,硬是走回来的。”还是一种亲情:不管有没有矛盾,他不愿意外人看低这个孩子。

  我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边小凯的下落......

 

关于作者

  姜 健

  祖籍河北1953年 生於河南开封

  2006年 澳大利亚福尔曼托国际摄影节——《孤儿档案》

  2005年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孤儿档案》获年度优秀摄影师金奖

  2005年 意大利罗马国际摄影节——《主人》摄影联展

  2004年 荣获中国第六届摄影金像奖(创作奖)

  2004年 美国缅因洲贝茨学院美术馆—《记录中国》,纽约《中国掠影》摄影联展

  2004年 法国巴黎——《平遥在巴黎》摄影联展

  2003年 法国阿尔勒——《中国在法国》摄影联展

  2003年《纱阁戏人》系列作品於法国蓬皮杜中心展出,并为法国《国家摄影中心》收藏

  2002年《主人》系列作品入围美国琼斯母亲基金会2002年度决赛选手

  2002年《主人》摄影画册荣获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阿尔卡特”中国优秀画册二等奖

  2002年《主人》系列摄影作品荣获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人物服饰类一等奖

  2001年 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主人》摄影展

  2001年 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主人》《场景》摄影展

  2001年 北京大众影廊举办《主人》摄影展

  2000年 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集《主人》

  2000年 丹麦奥胡斯国际艺术节——《场景》摄影展

  1998年 法国巴黎、阿哈斯——《场景》摄影展

  1997年 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场景》摄影展

  1995年 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集《场景》

  1993年 北京当代美术馆首次举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