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另辟蹊径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另辟蹊径>画廊动态>正文

雕塑市场期待知音

2011-04-15 10:28:35          

  在位于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联想大厦,员工们工作闲暇之余可以随时欣赏到位于三层平台中部那座著名雕塑师米丘的雕塑作品——《愿望》,   而爱好逛街的北京女孩,有哪位不对西单文化广场上那座醒目的沙燕风筝雕塑——《蒸蒸日上》记忆深刻?尽管对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私人收藏一座雕塑作品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但不可否认,雕塑已经越来越近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当代雕塑主要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公共雕塑,即一般所称的城市雕塑;二是架上雕塑,它的学术性、探索性较强,一般展示于室内小型展馆,除了作为艺术家的个人表现与艺术探索的手段外,也具有室内欣赏的实用功能;三是具有装置艺术特征的装置雕塑,它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具有非永久性和大量采用现成品的特征。目前,我国的艺术收藏市场主要以架上雕塑为主。   A.架上雕塑有待开发   虽然在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架上雕塑的特点决定了它是雕塑品种中当仁不让的主角,然而,目前在收藏界中,我国的架上雕塑还处于边缘地带,大买家参与不多,大拍少,在拍卖会上处于配角的地位,很少有大规模的专场,远不如中国画、油画那样火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架上雕塑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行情十分好,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一些画廊也一致看好架上雕塑的市场前景。中国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在谈到雕塑市场时曾说过,古人及欧美的人士对雕塑更重视一些,在欧美,一些有文化素养、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除了对绘画爱好外,更对雕塑情有独钟。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户外、室内、案头都有雕塑作品,以展示其高格调的情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国架上雕塑进入市场化的进程呢?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美院副教授邹文认为,一是传统的私人收藏要求被收藏的对象介质比较轻便、私密性较强,而用传统的收藏方式来收藏架上雕塑显然是用“小马拉大车”;二是收藏家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感,在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架上雕塑的社会价值预期较低,难以为传统的收藏家所看好,常常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一流的雕塑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只相当于三四流画家的作品,这是很不公平的现象,从长远看,很不利于架上雕塑投资的市场化进程;三是在雕塑艺术家与艺术市场之间缺乏对接的平台和渠道,使得架上雕塑的创作和发展迟迟无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我国的架上雕塑人才济济,全国十几所高等艺术院校设有雕塑系,多年来在严格的学院教学体系的培育下,老、中、青三代高素质的雕塑人才已成体系,不乏名家名作。与油画、国画等艺术种类相比,架上雕塑为何难遇知音?究其原因,人们对雕塑的了解程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的人认为,雕塑作品可以大量翻制,缺乏原创性。其实,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像铜制、玻璃钢和其他特殊材质的雕塑作品是艺术家先制作出石膏件,然后用模具浇铸出艺术品,按照国际惯例,前10件艺术品被视为原件,价格相同,而像石质类的雕塑则无法用模具雕塑,只有一件原件。还有的买家对架上雕塑的认同感不够,有的甚至认为架上雕塑就是用来在展览会上展览用的,没有什么经济价值。这些偏见也直接影响到了架上雕塑的市场化进程。   B.雕塑投资:剑走偏锋 另辟蹊径   与其他领域的投资行为一样,艺术品投资除了同样要拥有经济资本之外,还要具备对市场高度了解和理性判断的能力,有时甚至还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针对当前艺术品市场中国书画和油画投资已逐渐趋向饱和的态势,投资者完全可以剑走偏锋,另辟蹊径,转换眼光,转移思路,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暂时还不为人们重视和热捧的艺术门类,或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谁敢轻易断言,在不久的将来,雕塑一定不会成为众人追捧的投资热点呢?毕竟,目前中国雕塑拍卖的最高纪录成交价为66万元(张充仁的雕塑作品《浴女》),甚至出现一些雕塑名家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以几万元的低价成交的现象,这与动辄上百万元的国画、油画名作相比,买家投入的资金要少得多,风险也相对较小。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看好架上雕塑的市场前景。邹文认为,随着收藏概念主体由传统的私人收藏向社会、企业、团体、法人等新型的收藏方式转变,架上雕塑具有庞大的收藏潜力。他认为,雕塑不是没有需求,相反它恰恰是造型艺术类别中需求最旺盛同时也最具潜力的一种艺术。   此外,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消费,审美趣味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而雕塑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艺术价值,其独到的艺术形态和特性是其他平面类的艺术门类所不可替代的。作为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雕塑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独特的艺术视野,非常适合现代家居装饰,这无疑将带动一大批专业投资者之外的大众收藏群体。相信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居家装饰,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雕塑的投资和收藏中。   C.对策:从城市、社区到家庭   2002年8月1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雕塑展览行动——“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在北京、上海等10个大城市巡回展出。这次巡展是将架上雕塑引到户外,使其更贴近时代和生活,进入公众生活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20多个省市的雕塑家的120多件作品参加了展出,巡展持续5个月,观众超过800万,创下有史以来高雅艺术大展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并不是不欣赏架上雕塑这种艺术门类,而是缺乏对它了解的渠道,甚至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正确欣赏一座雕塑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架上雕塑市场化的尴尬处境,首先要大力加强对架上雕塑的宣传,从审美教育、普及教育入手,提高架上雕塑的社会认同感,唤起全社会对雕塑艺术含金量的认知。   2003年1月15日至5月10日,300多件总价逾千万元的名家雕塑作品在北京大陆艺术家美术馆展出,其中包括王济达的《摔跤手》、张德华的《向往》、张得蒂的《初次相会》、李守仁的《钱学森》等名家名作,而这次长达5个月的展出是完全免费的。2004年2月22日至26日,嘉德在线在其举办的第十九期“大众收藏网上拍卖会”上,将雕塑拍品加入了网上的拍卖会,这也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上述举措不但有利于大众消费者了解雕塑艺术,同时也推动了架上雕塑作品走向市场的进程。   为促进架上雕塑市场化运作,邹文提出了一剂良方,即“雕塑导入社区”。这也是目前他正在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紧锣密鼓进行的一个项目。他认为,架上雕塑市场化的进程不宜操之过急,目前倡导雕塑进入家庭还为时过早,这样反而不利于雕塑的健康发展,也容易导致雕塑庸俗化。而社区是架上雕塑市场化的一个重要过渡地带。雕塑应当先进入城市,再进入社区,最后才是进入家庭。随着高档社区逐渐成为高收入人群的集合体,完全可以借助房地产开发商的力量,通过社区将架上雕塑推向公共视线,与此同时,高雅的雕塑作品也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位和内在价值,形成双赢的局面。目前,文化产品在社区有着旺盛的需求,而雕塑恰恰是其中的最佳载体。在京城和其他大城市的一些高档社区,雕塑已经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线,而雕塑在社区的普及和发展必将带动雕塑最终走向家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以收藏雕塑为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